收麦诗

大麦收割蚤,二麦收割迟。

带青摘穗不候熟,老稚藉此聊充饥。

去年夏旱秋又水,谷麦无收民受馁。

今年种麦十二三,纵有收成无积累。

了却官租馀几何,女嫁男婚债负多。

公私用度皆仰给,可喜时清无重科。

有司牧民当体此,爱养苍生如赤子。

庶令禄位保始终,更有清名播青史。

剥民肥已天地知,国法昭昭不尔私。

琴堂公暇垂帘坐,请诵老夫收麦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们在不同季节收割大麦和小麦的情景,以及他们生活的艰辛。诗人于谦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大麦收割蚤,二麦收割迟”展现了农事的繁忙和时间的紧迫。接下来,“带青摘穗不候熟”揭示了农民为求温饱不得不提前收割的无奈。

诗中提到去年旱涝灾害导致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困顿,“谷麦无收民受馁”,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灾害下人民生活的同情。接着写到今年虽然种植了麦子,但即使丰收也可能因为借贷问题无法积累,“女嫁男婚债负多”。

诗人希望官员能体察民情,“公私用度皆仰给”,强调政府应当减轻百姓负担,保持社会安宁,“可喜时清无重科”。他期待官员能像爱护婴儿一样关爱民众,“爱养苍生如赤子”,这样他们的官职才能稳固,且能留下清廉的名声。

最后,诗人警告官员不可贪污剥削百姓,因为“剥民肥已天地知”,国法不容许个人私欲凌驾于公正之上。他以“琴堂公暇垂帘坐,请诵老夫收麦诗”结尾,暗示官员在闲暇之余,应反思并铭记这些民生疾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对于公正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426)

于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字:廷益
  • 号:节庵
  •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 生卒年: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喜雨行

夏田得雨苗青青,秋田得雨容易耕。

夏田秋田俱得雨,农家不用愁收成。

收成有望人心悦,四方万国腾欢声。

嗟予菲才忝巡抚,惭无德泽被苍生。

但愿风调雨顺民安业,我亦走马看花归帝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夏夜步月

明月入我户,清风吹我衣。

散步下瑶阶,仰看星斗辉。

万籁寂不闻,群动咸息机。

啸歌振林薮,鸟雀争分飞。

兴尽却归来,此意知者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酒冻戏题

我有一樽酒,欲酌谁与共。

置之向床头,僮仆不敢动。

岁暮天苦寒,忽然结成冻。

开樽抚掌笑,有物必有用。

更添曲蘖作酸醯,饱茹黄齑三百瓮。

形式: 古风

无题

人生不满百,常为千岁计。

图利与求名,昂昂争意气。

昼营夜复思,顾恐力弗至。

一旦寿命终,万事皆委弃。

卓哉陶靖节,不为世故累。

解印归柴桑,清风满天地。

樽中幸有酒,自酌还自醉。

借问寰中人,谁能会此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