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支仓试刑法科

士业读书读律耻,亦不屑至其有以。

男儿奋身自力耳,有足成功奚择地。

诵德科条似流水,笔端端可判生死。

用之自贵勿轻视,赠君饱霜毫锥子,万毫齐力锋颖锐。

庭阴未侧可万字,十问俱通策勋易。

即次风雷星斗位,还取儒科济世美。

更赠一言君我记,终身行之恕而已。

形式: 古风

翻译

读书学法律,以之为耻,不屑于追求那些世俗手段。
男子汉要靠自己努力,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地点的选择。
背诵道德法则如流水般顺畅,笔下能决定生死。
这学问本身珍贵,不应轻视,赠你这支饱经霜雪的毛笔,万毫齐力,锋芒锐利。
庭院阴影下也能写出万字文章,只要十问皆通,功绩便容易建立。
即使位列风云星斗,也应选择儒家之道来造福社会。
再赠你一句话,牢记在心:一生行事,宽恕为贵。

注释

士业:学术或职业。
耻:羞耻。
奋身:奋力自立。
奚择地:何须在意地点。
判生死:决定生死之事。
自贵:自身珍贵。
饱霜毫锥子:历经风雨的毛笔。
锋颖锐:笔尖锐利。
万字:大量文字。
策勋:建立功勋。
儒科:儒家学问。
济世美:有益于世道。
恕而已:宽恕即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坚送给朋友朱支仓参加刑法科考试的赠诗。诗中表达了对读书人不应仅限于律法学习,而应奋发自强,凭真才实学取得成功的鼓励。诗人认为,虽然法律条文如流水般丰富,但真正重要的是运用它们时的公正无私,判决生死。他将手中的毛笔比喻为锐利的锥子,象征着朱支仓的才华和决心,可以在考试中写出千字文章,解答十问如探囊取物。诗人祝愿朱支仓能在考试中取得高位,甚至通过儒科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他叮嘱朱支仓,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宽容之心行事,这是他赠言的主旨。整首诗充满了激励与期望,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15)

赵孟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放生池碑

维书号心画,于以观厥德。

堂堂太师颜,忠义挺不屈。

怒张铁柱立,凛若骂蔡贼。

蚕头而虿尾,屋漏而壁拆。

岂事笔端求,要自心胸出。

心源傥匪正,马谩按图索。

君侯冰玉清,一点尘不入。

摆脱世缘尽,四壁无良物。

源清流应随,心同宁异迹。

前年镇霅城,清风贪者格。

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历。

人言八法具,俨是浯溪刻。

卑栖小李掾,松茂悦见柏。

甚欲事洒扫,笔砚供洗涤。

官身类匏系,唯向清梦觌。

手拓鲁池碑,潢誊寄远驿。

既异裹苞苴,抑匪徒挂壁。

举目见颜公,英气耸辟易。

又若小子勤,祗庄常侍侧。

形式: 古风

重赋暨邑池亭

新沐试絺绤,凉生神骨清。

发疏逗风爽,半幅纱巾轻。

逍遥池上亭,绿阴取次行。

清和又重见,时序无留停。

丛委簿书间,那得散漫情。

乍此偷隙闲,云开月暂明。

故园松菊荒,蛛网罩南荣。

琴书知好在,奥窅谁为评。

形式: 古风

食雪

君不见苏子卿,十有九年留朔廷。

牧羝未乳归未得,吞毡莫救饥肠鸣。

又不见陶学士,家居三冬足文史。

玉堂退直清兴生,谩把烹茶誇婢子。

我生徒饱太仓粟,慨怀伊人常缩恧。

我才又无挥翰手,食此岂不颜增厚。

浪游枉自在江湖,几年见雪一语无。

只同儿童跳梁喜,欲吟自觉肠乾枯。

朔风打头夜来泊,拥篷晓见银模糊。

银盘收拾和蔗浆,银匙搅碎红珊瑚。

一抄入口清风生,再抄乍觉心眼明。

连抄疾啜盘已竟,肌肤起粟神魂轻。

食罢拱手谢苍天,小儒不学食露盘,无补多欲妄求仙。

愿言片片皆诗料,吐吞造化归毫端。

亦不吟河桥送别凄凉句,亦不吟依本胡芦取天怒。

但愿冰棱雪块在心胸,飘飘解做梅花赋。

形式: 古风

寄汤帐干

锁窗寂寞守灯荧,熟数陈踪迹杳冥。

已自无心云淡淡,不应逐计鼠营营。

发生最普惟春力,幽隐旁昭是月明。

试品梅花霜下角,动人深浅似秦筝。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