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青门引·焚香》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焚香时的氛围与情感。
“乍入消魂径”,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迷离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步入了一条能让人陷入深深思绪的小径。“旖旎相期不定”,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的不确定性和美好期待的交织。名园中的花香似乎在撩拨着人的感官,却又因困倦而显得无力应对周围环境的宁静,金猊(香炉)的静谧更衬托出这份慵懒与沉醉。
“轻翻宿火寒犹凝”,描述了香炉中余烬的微光,即使寒意未散,却也温暖而持久,如同情感的延续。这里使用“宿火”和“凝”字,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恒久。“甲煎嫌他硬”,则以甲煎(一种香料)的特性反衬出香炉之火的柔和与包容,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最后,“今宵似有怜惜,隔帘送出春情性”,将情感推向高潮。在这夜深人静之时,仿佛有人在帘后默默传递着对春天般温柔情感的怜惜与理解,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细腻捕捉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焚香这一日常场景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