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为陆浩斋赋梅南

竹外横枝,并栏干、试数风才一信。

么禽对语,彷佛醉眠初醒。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清更润。

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东阁谩撩诗兴。

料西湖树老,难认和靖。晴窗自好,胜事每来独领。

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

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春日景象。开篇即以“竹外横枝”、“试数风才一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通过竹枝的摆动来感受春风的到来,显示了一种期待和等待的心境。

接着,“么禽对语,彷佛醉眠初醒”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鸟儿在枝头交流着什么,或许是春天的喜悦,或许是新生的希望,这一切似乎都伴随着诗人从睡梦中苏醒的感觉,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清更润。”一句则转换了景象,原来那轻柔的东西竟是春雪,它带走了冬日的严寒,留下的是一份清凉与湿润。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暗示着季节变迁和时间流转。

“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这里,诗人借助月亮的到来,突出了春夜的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反思,那些曾经稀疏的影子似乎随着光阴的流转而变得更加模糊。

“东阁谩撩诗兴。”则展示了诗人在春日里获得灵感,创作诗歌的情景。这里,“东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居所或书房,而“谩撩诗兴”则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创作的热情。

“料西湖树老,难认和靖。”这一句中,诗人通过观察西湖边的古树,感受到了岁月流转带来的沧桑巨变。树木年轮的增长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而诗人的心中也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现实的反思。

“晴窗自好,胜事每来独领。”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享受春日阳光的愉悦,同时也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那些平凡的事物在他看来都变得独一无二,值得细细品味。

“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这句中,“融融向暖”描绘了春天气温的回升,而“笑尘世、万花犹冷”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似乎在感慨于世间纷扰,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繁花季节保持着一份淡定的态度。

最后,“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这里,诗人通过“须酿成”这一形象,描绘了春天气息的醇厚与生机,同时也隐含了一种期待,那就是春天的到来将带来一份沉醉其中的情感。"一点春腴"则是对春天到来的一个微妙描述,而“暗香在鼎”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清幽与芬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欣赏以及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锐观察。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

闷蕊惊寒减艳痕。蜂也消魂。蝶也消魂。

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知是前村。

留得闲枝叶半存。好似桃根。不似桃根。

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萼红

制荷衣。傍山窗卜隐,雅志可闲时。

款竹门深,移花槛小,动人芳意菲菲。

怕冷落、苹洲夜月,想时将、渔笛静中吹。

尘外柴桑,灯前儿女,笑语忘归。

分得烟霞数亩,乍扫苔寻径,拨叶通池。

放鹤幽情,吟莺欢事,老去却愿春迟。

爱吾庐、琴书自乐,好襟怀、初不要人知。

长日一帘芳草,一卷新诗。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一萼红.赋红梅

倚阑干。问绿华何事,偷饵九还丹。

浣锦溪边,餐霞竹里,翠袖不倚天寒。

照芳树、晴光泛晓,护么凤、无处认冰颜。

露洗春腴,风摇醉魄,听笛江南。

树挂珊瑚冷月,叹玉奴妆褪,仙掾诗悭。

谩觅花云,不同梨梦,推篷恍记孤山。

步夜雪、前村问酒,几消凝、把做杏花看。

得似古桃流水,不到人间。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一萼红.束季博园池,在平江文庙前

舣孤篷。正丛篁护碧,流水曲池通。

伛偻穿岩,纡盘寻径,忽见倒影凌空。

拥一片、花阴无地,细看来、犹带古春风。

胜事园林,旧家陶谢,诗酒相逢。

眼底烟霞无数,料神仙即我,何处崆峒。

清气分来,生香不断,洞户自有云封。

认奇字、摩挲峭石,聚万景、只在此山中。

人倚虚阑唤鹤,月白千峰。

形式: 词牌: 一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