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陈昂的《风色》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象。首句“风色一以变”,暗示季节转换,秋风初起,气候转凉。接下来,“林光反不禁”描绘了树林在风中摇曳,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显得更加明亮,不禁透露出几分凄清。
“黄姑依淡月”中的“黄姑”可能指的是月亮,与“淡月”呼应,形象地写出月色的朦胧和清冷。而“白帝动清砧”则通过“白帝”这一神话意象,象征着远方的砧声,可能是思妇在秋夜中捣衣的声音,增添了孤独和思乡之情。
“万里无家客”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感,身处异乡,遥望万里,心中充满孤独。最后一句“予行濡且滞,舟楫岂难寻”表达了诗人虽然处境艰难,但并未放弃寻找出路的决心,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坚韧,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