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宾于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

白首自忻丹桂在,诗名已得四方传。

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深厚情谊。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白首自忻丹桂在,诗名已得四方传。"

这两句通过对洛阳一带仙境的描述,以及提及火树(一种传说中能夜间发光的植物)和长寿之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仰慕与赞美。白首指的是年迈的朋友,丹桂则是中国古代常用来比喻高洁品德或才华横溢的人物,诗名传遍四方,则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

"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这里借助秋季的景象和大雁南迁的画面,以及吟诵诗歌于梅花之下,彷彿间接近雪天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归家的祝愿,希望其回到家中后,不要有所忧虑,因为这次告别与最初相遇时的情景已经大为不同,体现了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情深厚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托情怀于山水之间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

马致恭(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塞上(其一)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

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

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水调歌头.和苏子美

万顷太湖上,朝暮浸寒光。

吴王去后,台榭千古锁悲凉。

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缰。

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

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

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渌水,掩映似潇湘。

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一萼红.和玉霄感旧

玉搔头。是何人敲折,应为节秦讴。

棐几朱弦,剪灯雪藕,几回数尽更筹。

草草又、一番春梦,梦觉了、风雨楚江秋。

却恨闲身,不如鸿雁,飞过妆楼。

又是山枯水瘦,叹回肠难贮,万斛新愁。

懒复能歌,那堪对酒,物华冉冉都休。

江上柳、千丝万缕,恼乱人、更忍凝眸。

犹怕月来弄影,莫上帘钩。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木兰花慢.寄朱子西

渺渺怀芳意,苦对景、可怜生。

记燕外莺边,柳深竹嫩,度密穿青。

如今淡烟细雨,正午窗半梦酒初醒。

乐事怎堪重省,起来一饷愁萦。悠然又把酒壶倾。

摆不动离情。想闲却春游,绿阴深院,芳草长亭。

乾愁有谁解得,傍晚来,风起碎池萍。

坐待晴云四卷,依然月上疏棂。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