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凉风动幽幔,高堂夜空虚。
明灯无与语,聊读古人书。
古人亦何人,使我不得如。
弃卷辄还卧,终宵自欷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空旷的厅堂中,面对明亮的灯光,独自阅读古书的情景。通过“凉风动幽幔”和“高堂夜空虚”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借由“明灯无与语”,表达了在寂静的夜晚,只有书籍陪伴自己,却无人可倾诉心事的无奈。接着,“古人亦何人,使我不得如”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古代贤者的仰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达到古人成就的遗憾。最后,“弃卷辄还卧,终宵自欷歔”则展现了诗人放下书卷后,难以入眠,在整夜中自怜自叹的状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反映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朝游荒冈邮,暮行空潭侧。
我非楚大夫,何有憔悴色。
良辰思远骋,周道广且直。
我马力不前,回驾仰偃息。
踟蹰阻修竹,日夕睇西北。
苟安非予志,所惧时未识。
弭棹望江涘,日落青枫林。
惊波驶且广,荡漾浮云阴。
靡靡皋兰衰,嗈嗈渚鸿吟。
顾此凛节谢,忧来忽伤心。
宋子悲已多,潘生叹弥深。
自古有此愁,谁云独吾今。
喌喌鸡登场,秋稼恨狼籍。
疏榆荫门巷,景暗灯火夕。
田家虽作苦,于世寡忧戚。
况当收穫景,斗酒复可适。
所以沮溺徒,躬耕不辞剧。
坐久体不适,卷书出柴关。
临流偶西望,正见秦馀山。
野净寒木疏,川长暝禽还。
此中忽有得,怡然散襟颜。
遂同樵牧归,歌笑落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