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嵇康的《四言诗(其三)》,创作于魏晋时期。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音乐和自我修养的深厚情感。
"藻泛兰池,和声激朗。"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美妙的自然景象和和谐的声音,藻指的是水中的花草,藻泛即是这些花草在水面上的样子;兰池则是一片清幽之地,而和声激朗,则是音乐中柔和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感受。
"操缦清商,游心大象。"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音乐的追求。操缦指的是演奏乐器,清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音阶;游心则是心灵的流动,大象是指广阔无垠的境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来实现心灵自由飞翔的愿望。
"倾昧修身,惠音遗响。" 倾昧可能是指日光的倾泻,修身则是修养自身;惠音是美好的声音,遗响则是余音绕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修身养性,同时享受着音乐给予他的美好回忆。
"钟期不存,我志谁赏。" 钟期可能指的是特定的时刻或节奏,不存则是失去了;我志即是我内心的追求,谁赏则是在寻找能够理解和欣赏他这一追求的人。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的某种无奈和孤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自我修养和艺术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