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所作的《风夕柬徐子》。诗中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万物凋零,只有风吹过时带来一丝凄凉之感。"苜吹迥添愁"一句,通过"苜吹"(可能是误写,应为“暮吹”)表达了傍晚时分的哀愁。"岭日微含照",描绘了太阳在山岭间微弱的光线,暗示着天色昏暗。"川云半逆流"则写出河流上空乌云涌动,仿佛水流也在逆向而行。
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斋戒频繁,连肉食的味道都淡忘了,只能寻找羊皮毛制成的衣物以御寒。"频斋忘肉味,乍冷觅羔裘",体现了诗人对寒冷气候的适应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最后,诗人将此时情境与山阴之夜相比较,认为虽然不如戴逵(东晋隐士)独游山林那样清高,但仍有独自品味风夕的情趣,略胜一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冬的坚韧与心境,以及对友情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