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感慨交织的画面。首句“枯桑昨夜生沧溟”以枯桑新生比喻世事变迁,暗示了岁月流转。接下来,“风雨扰扰晦复晴”象征着政治风云变幻,而“功臣子孙半零落”则表达了对功勋家族衰落的感叹。
诗人接着赞扬某位全大学士,称其家族虽遭挫折,但他独树一帜,保持了家族的荣誉。“金莲坐拥晚出院”描绘了他的威望和名声,连儿童走卒都知晓。全诗赞美了这位大学士的学识和品德,如“天球河图不篆刻,金钟玉镛殊铿鍧”,意指他的智慧超越常人,声名显赫。
“汪汪万顷那可测,挠亦不浊澄不清”运用比喻,表达深沉的哲理,暗示世事复杂难测,但人心清澈。诗人感慨古今人事,认为这位大学士胸怀天下,性情宽广。“古今事物贯胸次,乾坤风月皆性情”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境遇平凡,但仍能从这位大学士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不再有卑微的想法。“霏霏议论玉雪冰”形容其言论高洁,希望自己能有机会聆听。整首诗以赞颂大学士为引,寓含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自我砥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