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海上秋深,炎景逾庚伏,感拈此解

天也因人热。甚秋风、年年容易,者回奇绝。

燄燄烧空云如火,占断沧溟空阔。

却付与、乱虫骚屑。

空谷断无人倚竹,笑梧桐、何苦知清节。

谁障扇,庾楼月。燠凉也作沧桑阅。

便寻常、天时人事,而今休说。

门外风沙骄阳路,珍重填胸冰雪。

问褦襶、何如吾拙。

推枕总然无好梦,又朝暾、红似残鹃血。

愁极目,且晞发。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词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况周颐对炎暑退去后海上海上秋深的独特感受。"天也因人热"一句,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的情感影响天气,即使秋风已至,但酷暑仍未完全消退,显得格外强烈。"燄燄烧空云如火"形象地刻画出炽热的云彩,"占断沧溟空阔"则写出天空的广阔无垠。

接下来,词人将这种热烈与寂静对比,"空谷断无人倚竹,笑梧桐、何苦知清节",感叹即使在空旷的山谷中,连梧桐似乎也在嘲笑自己过于执着于清高。"谁障扇,庾楼月"暗示着即使有清凉的月光,也无法驱散内心的烦忧。

词的下片转向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燠凉也作沧桑阅",表达出对世间冷暖变换的深深体验。"门外风沙骄阳路"象征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而词人自我勉励,保持内心的冰雪般纯净,"问褦襶、何如吾拙",与世俗的狡诈相比,宁愿选择自己的笨拙。

最后,词人以"推枕总然无好梦,又朝暾、红似残鹃血"描绘梦境的黯淡,"愁极目,且晞发"则表达了极度的愁绪,只能暂且通过晒发来舒缓心情。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示了况周颐在炎暑退去后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205)

况周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 字:夔笙
  • 籍贯:况古
  • 生卒年:1859~1926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中秋集愚园为彊村补祝

净洗尘氛一雨凉。中秋天气日犹长。

把酒祝君千万寿。知否。天教留眼看红桑。

莫负名园今夜月。清节。未花桂叶亦芬芳。

更擪玉笙铿铁板。休管。绿阴深处万蛬螀。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玉烛新.重阳近矣倚此为寒花问

光阴簪菊近。费暗省秋期,几探芳信。

故人自别,江山瘦、鬯好登临谁分。题糕落帽。

忍忘却年时疏俊。

帘乍捲、笙语霜前,依稀破人酲困。

安排更把茱萸,怕刬地烟尘,放晴难稳。素娥问讯。

应不负、占取一天风韵。

无情有恨,数旧约曾无凭准。

愁暂倚、风雨壶觞,低徊看鬓。

形式: 词牌: 玉烛新

倾杯.丙辰自寿

清瘦秋山,斑斓霜树,年年劝人杯盏。

浮生事未信,全是似月难圆,比云更幻。

便南飞、黄鹤依然腰笛,意懒旧江山,梦沈天远。

自惜金缕,沧桑莫辞留倦眼。首重回、承平游衍。

怕者回凭阑,斜阳如水,去日蹉跎,青镜鬓丝,较甚文章贱。

持此恨谁遣。

凭消领、梧叶閒愁,芙蓉幽怨,相期老圃寒花晚。

形式: 词牌: 倾杯乐

洞仙歌.秋日独游某氏园

一晌闲缘借。便意行散缓,消愁聊且。

有花迎径曲,鸟呼林罅。秋光取次披图画。

恣远眺、登临台与榭。堪潇洒。

奈脉断征鸿,幽恨翻萦惹。忍把。

鬓丝影里,袖泪寒边,露草烟芜,付与杜牧狂吟,误作少年游冶。

残蝉肯共伤心话。问几见斜阳衰柳挂。

谁慰藉,到重阳,插菊携萸事真假。

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

怕蹉跎霜讯,梦沈人悄西风乍。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