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舟

河畔微风发,鸡鸣便放舟。

一帆明月夜,两岸藕花秋。

不作江城客,谁知水国幽。

虫声连四野,触目尽生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河畔的宁静夜晚,月光皎洁,两岸荷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淡淡的忧愁。首句“河畔微风发,鸡鸣便放舟”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清晨时分,微风拂过河面,鸡鸣唤醒新的一天,诗人即刻启程,乘舟而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一帆明月夜,两岸藕花秋”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独自一人乘着小舟,穿梭于两岸盛开的荷花之间,仿佛置身于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卷之中。这里的“藕花秋”不仅指季节的更迭,也暗含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邃。

“不作江城客,谁知水国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他选择远离尘嚣,独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似乎在说,只有在这片水国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虫声连四野,触目尽生愁”以虫鸣声起,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四野虫鸣,虽是自然之音,却也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引发了他对人生、对自然、对孤独的深刻思考。这种愁绪并非消极悲观,而是对生命、宇宙的一种深刻感悟,是对自然美的细腻体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幅富有诗意的水乡夜游图。

收录诗词(1)

汪允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过木兰院有怀抚生上人

诸天花雨落,幡影动高风。

古院夕阳里,客心清磬中。

俗情消欲尽,往事感何穷。

犹是东林寺,无从接远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刘南庐归闽中

正好商风雅,何堪一棹归。

旅怀先晓雁,乡梦入斜晖。

月上寒林迥,天空野水围。

遥知富春阁,落叶共帆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过芜阴访彻公叔祖不遇

泽畔相寻正落晖,高人犹自掩荆扉。

飘零书剑身何适,耕读乡园愿已违。

梦日亭空霜叶乱,鲁明江冷塞鸿飞。

寻盟山水他年约,拟向湖头问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对月

明月不我弃,对之如故人。

盈亏缘所遇,淡默见其真。

孤影欲有托,寸心难具陈。

劳君共遥夜,白首坚清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