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台六首(其二)

万里清光绝点尘,别来经岁镇如新。

恨居平地去天远,喜上高台与月亲。

正好赏心拚酩酊,不堪怀古倍酸辛。

向来登此知何限,传到如今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万里清光没有一点尘埃,分别已过一年景色依旧新鲜。
遗憾居住在平地离天遥远,欣喜能登上高台亲近明月。
正适宜让心情愉快地畅饮,却难以忍受追忆古人倍感辛酸。
一直以来登临此处感慨无限,流传至今又有多少人能体验呢?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清光:明亮的月光。
绝点尘:完全没有尘埃。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
镇如新:始终如新。
恨:遗憾。
居平地:住在平地上。
去天远:距离天空遥远。
喜:欢喜。
高台:高处的平台。
月亲:与月亮亲近。
赏心:令人愉快的心情。
拚酩酊:尽情畅饮。
不堪:难以承受。
怀古:追忆古人。
倍酸辛:加倍的辛酸。
向来:一直以来。
知何限:感慨无限。
传到如今:流传至今。
有几人:有多少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诗作,通过对比和反衬,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与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万里清光绝点尘"一句,以宏大的景象开篇,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之外的境界。接着"别来经岁镇如新"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却无法留住往昔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

"恨居平地去天远"一句,通过空间的距离隐喻着诗人对于过往事物无力挽回的哀伤。而紧接着的"喜上高台与月亲"则是诗人在现实中的逃避与超脱,通过登高望远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正好赏心拚酩酊"一句,是对当前时光的珍惜和享受,但紧接着的"不堪怀古倍酸辛"则又转回了对往昔美好的深切怀念之情,表达了一种矛盾的心境。

最后两句"向来登此知何限,传到如今有几人"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沉思和自问,从个人的经历延伸至整个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命运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个人渺小以及历史长河中美好时光的无常与珍贵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凌歊台六首(其一)

莫辞千骑小徘徊,共上凌歊百尺台。

过雨江山新似洗,连天草树翠成堆。

搜罗好景归诗句,断送閒愁付酒杯。

对此愿公拚一醉,相逢能得几回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挈累来当涂闻已入境感怀有作二首(其二)

方与晴窗爱日亲,若为天又作重阴。

年来已是忧思过,老去那堪疾病侵。

默数七旬宁几日,更添一岁愈惊心。

喜闻已办周身具,对酒何妨且满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挈累来当涂闻已入境感怀有作二首(其一)

鸥鹭相疏雁鹜亲,簿书丛里度光阴。

尘埃已觉胸中满,霜雪还从鬓上侵。

尽室修途方在念,连宵苦雨若为心。

明朝傥得成团聚,有酒从教取次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挽五兄知府二首(其二)

三吴意气各翩翩,尚忆俱游太学年。

伯氏久惊归厚夜,吾兄远复掩新阡。

自怜门户今衰矣,回想音容祇泫然。

犹幸诸儿浑竞爽,他时当不负家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