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介轩诗卷二首(其二)

平生高谊薄秋空,柔舌那能与世同。

柳下英风寥落久,谁将一羽视三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高洁的友谊与世俗的同流合污,表达了对真正高尚情操的赞美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首句“平生高谊薄秋空”描绘了诗人一生中坚守的高雅友谊如同秋天的天空般纯净而深远,暗示了这种友谊的珍贵与稀有。接着,“柔舌那能与世同”则指出,即便拥有温和的语言,也难以与世俗的风气相融,强调了保持自我独特性的重要性。

“柳下英风寥落久”一句,运用了柳树这一意象,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稀少,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风气衰败的感慨。“谁将一羽视三公”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出疑问:在当今社会,又有谁会像对待羽毛一样看待国家的高层官员呢?这不仅是对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讽刺,也是对真正公正与廉洁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雅友谊与社会风气的对比,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正义的追求与反思。

收录诗词(95)

章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 字:德懋
  • 号:闇然子
  • 籍贯:金华府兰溪
  • 生卒年:1437—1522

相关古诗词

送容一之归广东二首(其一)

洙泗门庭海样宽,望洋休叹问津难。

直从伊洛源头去,鼓棹中流任往还。

形式: 七言绝句

送容一之归广东二首(其二)

点瑟颜瓢万古心,个中真境要追寻。

紫阳去后行人少,门巷萧条草色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同年谢元吉致政归耒阳二首(其一)

醒却邯郸炊黍梦,便寻湘水钓鱼船。

诗人莫讶休官早,还落文山后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同年谢元吉致政归耒阳二首(其二)

曾因立仗难缄口,苦为求刍又乞身。

贫病独怜归未得,送君重忆故乡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