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秋风萧瑟静埃氛,边雁迎风响咽群。

瀚海应嫌霜下早,湘川偏爱草初薰。

芦洲宿处依沙岸,榆塞飞时度晚云。

何处最添羁客恨,竹窗残月酒醒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秋风吹过,万物寂静,唯有尘埃消散,边疆的大雁在风中发出哀鸣的声音。
浩渺的瀚海边,或许嫌秋霜来得太早,而湘江之滨的草原却正喜爱初升的薰衣草香。
大雁在长满芦苇的洲渚栖息,紧靠沙滩,当它们飞越边塞时,已穿过傍晚的云层。
哪里最能勾起游子的离愁别恨呢?那是在竹窗下,残月挂天,酒醒后听到的寂静之声。

注释

秋风:秋天的风,常象征凄凉和萧瑟。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也形容环境的凄凉。
边雁:在边境地区的雁,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瀚海:古代对西北广阔荒漠或戈壁的称呼。
湘川:湘江之水,代指南方。
草初薰:草本植物散发出的香气,这里指薰衣草。
芦洲:长满芦苇的沙洲。
榆塞:古代北方边界的屏障,多植榆柳,故称。
羁客:漂泊在外的人,游子。
竹窗:用竹子做的窗户,常用来描绘清幽的居住环境。
残月:接近结束的月亮,象征夜晚即将过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边塞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首句“秋风萧瑟静埃氛”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秋季的肃杀气息,秋风不仅萧瑟而且带着一种静谧与神秘的氛围。紧接着,“边雁迎风响咽群”则展示了边塞上的鸿雁在秋风中盘旋叫唤的情景,通过“咽群”的字眼传达出鸿雁集体飞翔时的声音。

第三句“瀚海应嫌霜下早”中,“瀚海”指的是广阔的沙漠与大海,这里的“霜下早”则暗示了边塞的秋天来得尤其早,给人以肃杀之感。而“湘川偏爱草初薰”的“湘川”通常指的是南方的水乡,诗中提到这里偏爱初秋时节的草木,因为这时节的草木带着淡淡的香气。

“芦洲宿处依沙岸,榆塞飞时度晚云”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边塞上的生活场景。“芦洲”是芦苇丛生的地方,“依沙岸”则表明这个地方靠近河岸或湖泊。紧接着,“榆塞”指的是北方的林木与边塞,而“飞时度晚云”则展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伴随着飞鸟穿越云层的画面。

最后两句“何处最添羁客恨,竹窗残月酒醒闻”表达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羁客,对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在夜深人静,只有竹窗下的微弱月光陪伴,酒醒后的清醒更是加重了这种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沉的情怀。

收录诗词(8)

卢汝弼(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鸳鸯

双浮双浴傍苔矶,蓼浦兰皋绣帐帏。

长羡鹭鸶能洁白,不随鸂鶒斗毛衣。

霞侵绿渚香衾暖,楼倚青云殿瓦飞。

应笑随阳沙漠雁,洞庭烟暖又思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杂曲歌辞.妾薄命

君恩已断尽成空,追想娇欢恨莫穷。

长为蕣花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

黄金买赋心徒切,清路飞尘信莫通。

闲凭玉栏思旧事,几回春暮泣残红。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杂曲歌辞.杨柳枝

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

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冬]韵

和刘梦得岁夜怀友

文翰走天下,琴尊卧洛阳。

贞元朝士尽,新岁一悲凉。

名早缘才大,官迟为寿长。

时来知病已,莫叹步趋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