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滁山二十咏(其十四)二十日游幽栖寺

着意探山山见情,无心出谷谷相鸣。

独惭车马喧幽寺,可有文章答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滁山幽栖寺时的感悟。首句“着意探山山见情”表达了诗人刻意去探寻山中的深意,山仿佛有了情感回应,显现出了它的灵性与魅力。次句“无心出谷谷相鸣”则写出了山谷间的自然和谐,无需刻意,鸟鸣之声自会应和,显得轻松自在。

第三句“独惭车马喧幽寺”,诗人感到惭愧的是,自己乘坐的车马声打破了寺庙的宁静,流露出对清静环境的尊重和对自己行为可能打扰到寺中修行者的内疚。最后一句“可有文章答友声”,诗人以问句形式表达,是否能以诗文来回应山林和朋友的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渴望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郭之奇的笔触细腻,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明代文人墨客的风雅情怀。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五)繇寺后上接引佛殿

危阶根向青冥底,古刹烟浮淡薄中。

鸟聚龙参真法界,泉飞竹舞下虚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六)二十一日游重熙洞

冥漠中窥小有天,蛟螭徙窟让游鞯。

奇山信有玲珑骨,不遇奇人腹自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七)出洞扪萝而上为旷览亭亭虽废而远眺独宜

千里川原似一毡,胸中丘壑转悠然。

及兹心目方无障,何处云峰欲比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八)薄暮至蟠龙山绝顶漫望

蟠龙见首百峰收,神物依人出旷搜。

日落春风鳞甲动,云归夜壑爪牙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