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舟次金阊

浪传佳丽。荒尽繁华味。正日篷窗无一事。

饱听雁声而已。梅花冷月初三。孤尊谁共清谈。

只有西湖入梦,从今不忆江南。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舟次金阊》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词中描绘了舟行途中的一段寂寥心境。"浪传佳丽"暗示着旅途中的风流传说,但现实却是"荒尽繁华味",繁华不再,只剩下了孤寂。词人独坐篷窗,无事可做,唯有聆听雁鸣,营造出一种落寞的氛围。

"梅花冷月"描绘出冬夜的清冷,"初三"点明时间,而"孤尊谁共清谈"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渴望有人能与他共享这清冷的夜晚。然而,现实中无人陪伴,只剩下西湖入梦,词人借此寄托对远方江南的思念,却发誓从此不再忆起,以示决绝。

整首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词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对过去的淡然,以及对江南的深深怀念。黄燮清的词风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这首词便是其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杏花天.题石芸士烟波画船图

小楼梦断莺声入。最无奈、伤春伤别。

栏干寸寸闲愁积。秋比栏干曲折。

红窗外、游丝飏碧。正风暖、水香三月。

一篷花影谁移楫,或是桃根桃叶。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水龙吟.题霁青宗叔归舫填词图

好风吹出罗浮道,蝴蝶留人难住。

青山两面,碧云千里,帆移春去。

月里篷窗,灯前翠袖,歌弦凉诉。

笑十年宦迹,惺忪残梦。刚赢得、销魂句。

差喜闲情可赋。五湖船、镜晨奁暮。

雁筝和恨,凤箫催拍,艳烦香絮。

试问珠娘,那回送别,可曾教与。

倩玲珑玉指,拈来红豆,把相思数。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疏影.顺河集夜发

春星晕碧。数漏声点点,催动行色。

剔尽灯花,扶上车帷,碾碎荒原残月。

梦痕已是无凭据,况翠被、五更寒力。

到此时、纵不思乡,也有几分愁绝。

蓦忆添香艳刻,玉人护半臂,何限情切。

渐近红尘,渐远红楼,好事天涯难觅。

祇馀马首金铃响,似亭院、惜花时节。

恨燕莺、不渡江来,断了绮罗消息。

形式: 词牌: 疏影

浪淘沙.界河驿题壁

鞭影指斜曛。冷驿荒村。天涯闷煞杜司勋。

芳草落花无一点,何处伤春。料得倚楼人。

瘦损眉痕。绿杨时节易销魂。

愁见玲珑帘外月,不许黄昏。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