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其三)

满目晴峦总是诗,诗情飞絮逐游丝。

雨肥碧涧落花水,风瘦青松啼鸟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满眼晴朗的山峦总是如诗如画
诗兴随着飞扬的柳絮和游丝飘荡

注释

晴峦:晴朗的山峦。
诗:这里指代富有诗意的景色。
飞絮:柳絮飘飞。
游丝:春天的蜘蛛丝,也象征着轻盈飘动的事物。
碧涧:清澈的山涧。
落花水:花瓣随流水漂落。
风瘦:形容风吹过时的轻柔。
青松:常绿的松树。
啼鸟:鸣叫的鸟儿。
枝:树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初夏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情景的深切感受和热爱。

“满目晴峦总是诗”,表明诗人眼中的山川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诗意。这里的“诗”不仅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和心灵状态。

“诗情飞絮逐游丝”,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如同轻柔的棉絮随风飘散,与游丝相伴,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浪漫主义色彩。这种比喻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是如此丰富和细腻。

“雨肥碧涧落花水”,这一句通过对初夏时节降雨后山涧中流水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界在雨水滋润后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雨肥”指的是雨水使得景物更加鲜亮肥沃,而“碧涧落花水”则是对春天山谷溪流中花瓣随水漂浮的美丽描绘。

“风瘦青松啼鸟枝”,这句诗通过对初夏时节微风吹拂下青松与鸟鸣声的刻画,传达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这里的“风瘦”形容微风轻拂,使得树木看起来更加修长,而“啼鸟枝”则是对鸟儿在树枝间啁啾鸣叫声音的细致描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初夏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表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个性情怀与审美趣味。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首夏(其二)

日与浮云相往还,落花啼鸟总相关。

初无东观北门梦,只在西山南浦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首夏(其一)

懒中倍觉我神清,烦恼如今叶似轻。

青士庭前销昼暑,苍官枕上送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倚马观二鹤

对舞鸣仍和,双飞去复回。

归家千载远,丹灶付苍苔。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倪梅窗喜神赞

燕颔虎头古班超,龙章凤姿晋嵇康。

高人心地本无象,风清月冷倪梅窗。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