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韩苏桃花源诗后

曾闻涿郡有三坡,纳赋年年父老过。

莫认桃花源旧路,满山风雨落英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英和的《书韩苏桃花源诗后》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涿郡桃花源的景象。首句“曾闻涿郡有三坡”,点出地方特色,暗示了桃花源般的隐秘与古老。次句“纳赋年年父老过”,反映出当地百姓年复一年地履行着某种赋税或仪式,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赞美田园风光,而是通过“莫认桃花源旧路”提醒读者,这并非世外桃源的永恒安宁,而是风雨如晦、落英缤纷的现实。这里的“满山风雨落英多”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变迁和生活的不易,暗含着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桃花源为背景,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深沉思考,既有对田园诗意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生活艰辛的揭示,体现了清朝文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审视。

收录诗词(9)

英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夜怀陶丈季寿

沧洲岁将尽,久与亲爱别。

晚霞帆际沈,晨鸥棹边发。

劳人耽旷放,物外意多说。

返景明寒漪,尘容写清绝。

掩篷悄独吟,窗影动江月。

冷气逼襟袖,耿耿抱冰雪。

因念庵中人,端居警徂节。

形式: 古风

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

永兴书传右军法,碑楷无过孔庙堂。

西安城武重勒石,善本旧推荣蔡张。

吾斋墨缘幸萃合,敢例三箧收遗亡。

先生长歌昔题记,为我载赓银印章。

谢表兼摹群玉刻,篆书八字衔具详。

黄银印出晋内史,三百年后传有唐。

官以人重印千古,那数会稽骠骑王。

玉麟牢锁有谁见,异代出作虞书祥。

琼文照耀石墨字,光怪所聚神鬼藏。

当时奇秘忍轻与,山阴遗韵东观扬。

银青光禄添故事,宝带不换梁公房。

乃知精灵契翰墨,鹤口铜砚殊轻偿。

惜哉金石就沦绝,后人数典徒煌煌。

我今前后三旧拓,并此临卷珍琳琅。

何殊永兴书石罢,永和文物归佩攘。

牙签犀轴锦装褫,要附至宝缄青箱。

虞戈夜烛牛斗气,苏斋妙迹争腾芒。

陶镕顽钝受心印,庶免算子诃香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

尘中那有插脚处,闭门听雨春将暮。

今朝好鸟唤新晴,携酒寻花过江去。

人为花忙花待人,咫尺不隔仙壶路。

繁英纵减饶妩媚,灼灼余霞纷绮布。

蝶阑莺咽客始来,风软云轻天若护。

我今闲放无町畦,万事抛除付芒屦。

形式: 古风

喜陈文恭公元孙哲臣以解元掇会状因寄(其一)

矫矫文恭五叶孙,南交科第驾中原。

三头掌故今双绝,千佛名经古几尊。

独秀高擎天极柱,一枝青出桂林村。

相期位业齐王宋,培远诒谋属相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