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夜闻子规》由明代诗人王廷相所作,描绘了夜晚听到子规鸟鸣时的内心情感。子规鸟,又名杜鹃,其叫声凄厉哀婉,常被赋予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的象征意义。
首句“子规小鸟自呼名”,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子规鸟的声音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它在自我呼唤,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哀伤的氛围。接着,“啼罢江楼巳四更”一句,点明时间,夜深人静之时,子规鸟的啼鸣声在江楼上回荡,时间的流逝与鸟鸣的持续形成对比,增添了孤独感和时间的无尽。
“枕上梦回犹是客”,诗人躺在床上,似乎从梦中醒来,意识到自己仍身处异乡,身份是过客。这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漂泊他乡的无奈。
最后一句“谁能不起故园情”,直抒胸臆,道出了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这句话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古代文人普遍的思乡情怀。
整体而言,《夜闻子规》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