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塞上寒羊剪毡毛,软于春絮腻于膏。
齑盐倦客愁无褐,诗礼将军许赠袍。
雅服何妨冠苏帽,瘦腰兼称束郿绦。
想公封寄应多憾,不挂长身衬佩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的将军在寒冷的塞上剪羊毛为毡,表达了对其艰辛生活的同情和赞赏。诗中的“软于春絮腻于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羊毛的柔软与温暖。而“齑盐倦客愁无褐”则透露出将军的孤独与思念,尽管他身处边塞,但仍不忘诗书礼仪。许惠以赠送袍作为关怀之举,可见其情深。
在后半首,诗人提到“雅服何妨冠苏帽,瘦腰兼称束郿绦”,描述了将军即便穿着华丽的衣物,但腰身依旧瘦削,佩戴的佩刀与其长身形成鲜明对比。末尾两句“想公封寄应多憾,不挂长身衬佩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将军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于将军高尚品格的赞美,虽然身处战地,但仍旧保持着不染尘俗的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活的意象,再现了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与其坚守节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无限敬仰。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和风快人意,岸帻晚襟凉。
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际光。
论诗得灵运,静语属支郎。
不是耽閒散,从来懒性长。
客子长安尘满裘,道人门馆自深幽。
东风拂地千条柳,春水平池数点鸥。
俯首一官真底事,倒囊三百更何求。
读书挟策君知否,失性还同博塞游。
吹尽纷纷桃李尘,天香国艳一翻新。
正过谷雨初晴日,分得西都大半春。
旧态似推新艳好,红芳不似淡妆真。
嗟予久得丘园意,何日相逢一幅巾。
东风穷巷只埃尘,谁见城南万朵新。
不问主人聊一饮,为携佳客送馀春。
比君意气三年老,贷我疏狂一味真。
醉里尚能驰马去,看君倒著接䍦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