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挟海怀山谒紫宸,拟将忠孝报君亲。
忽从华表闻辽鹤,却抱遗经泣鲁麟。
丧乱行藏心似铁,蹉跎勋业鬓如银。
万言椽笔今无用,閒向林泉纪逸民。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所作的《奉寄九灵先生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紫宸(可能指皇宫)的敬意和想要以忠孝报答君王的决心。他听到华表(古代神话中的仙鹤象征长寿)传来的辽鹤消息,心中感慨万分,联想到自己在战乱中漂泊,尽管有报国之心,但功业未竟,岁月已逝,两鬓斑白。他感叹即使有万言之才,如今也无法施展,只能在林泉之间记录下逸民的事迹,寄托自己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壮志未酬的无奈,又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不详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花柳村村接海滨,携家随处避风尘。
衣冠栗里犹存晋,鸡犬桃源久绝秦。
坐对青山浑不厌,忘机白鸟自相亲。
也知出处关时运,岂但逃名效隐沦。
往事浮云杳莫攀,壮怀未展鬓先斑。
不闻奉使通银汉,空见将军老玉关。
故垒荒凉千骑尽,沧溟浩荡一鸥閒。
风尘随处严诃止,愁杀田间野猎还。
不学扬雄事草《玄》,且随苏晋暂逃禅。
无锥可卓香岩地,有柱难擎杞国天。
谩诧丹霞烧木佛,谁怜青露泣铜仙。
茫茫东海皆鱼鳖,何处堪容鲁仲连。
独木桥边薜荔门,全家移住水云村。
猿声专夜丹山静,蜃气横秋碧海昏。
诗卷自书新甲子,药壶别贮小乾坤。
陶渔耕稼遗风在,差胜桃源长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