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游谷山

颍皋擘窠书棐几,玉勒银钩照林麓。

山堂聚观杂贤鄙,人人欢然如所欲。

独馀耆年视凝远,就观尚如隔罗縠。

筠床瓦枕试新凉,小雨南风正清熟。

岸中一笑山答响,我亦为君聊捧腹。

晚晴轩槛亦何有,隔屋茶烟度修竹。

呼童索纸赋新诗,诗成字字清如玉。

人间何从有此客,满腹精神真可掬。

我惭衰老亦作诗,譬如菌芝生朽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谷中的雅集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首句“颍皋擘窠书棐几”以“擘窠书”比喻书法的雄健,形象地描绘出书法作品在棐几上的壮观景象,暗示了山谷中文化氛围的浓厚。接着,“玉勒银钩照林麓”进一步渲染了书法艺术的高雅与明亮,仿佛照亮了山林,让读者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山堂聚观杂贤鄙,人人欢然如所欲”描绘了山堂内众人聚集,无论是贤者还是鄙人,都沉浸在艺术的喜悦之中,各得其所。这种包容与和谐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艺术普及与社会和谐的向往。

“独馀耆年视凝远,就观尚如隔罗縠”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老一辈学者对于艺术的深邃理解和独特视角,即使隔着一层轻纱,也能洞察艺术的精妙之处。这不仅赞美了老学者的智慧,也表达了对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视。

“筠床瓦枕试新凉,小雨南风正清熟”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与友人在竹床上、瓦枕上享受微风与细雨带来的清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这一场景既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晚晴轩槛亦何有,隔屋茶烟度修竹”则通过晚晴时分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氛。透过窗户看到的茶烟袅袅,穿过修长的竹林,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呼童索纸赋新诗,诗成字字清如玉”表现了诗人即兴创作的情景,字字珠玑,如同玉石般清亮,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艺术的热爱。

“人间何从有此客,满腹精神真可掬”表达了诗人对能够与如此高雅之士相聚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这些人的精神世界丰富而纯净,如同可以捧起的珍宝。

“我惭衰老亦作诗,譬如菌芝生朽木”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虽已年迈,但依然能创作诗歌,就像菌芝生长于朽木之上,寓意着生命不息、创造不止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展现了艺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和曾倅喜雨之句

清狂平生笑李赤,诗慕谪仙名烜赫。

尤胜曲影傍权门,爱其炎炎手可炙。

袁丝若至晁错逃,热中未老嗾与嗷。

犹胜怒及水中蟹,不合郭索持双螯。

何如一庵听松雨,泼眼晴窗发茶乳。

更无俗子作白眼,但有水沉横碧缕。

长爱朱生论不卑,神明不欺宁自欺。

买金赏诬岂不美,尚笑世俗今浇漓。

玉川作诗曾救月,退之抵掌誇奇绝。

公今又赋喜雨诗,诗成肯寄甘露灭。

气吐虹蜺辞吐云,才大端如梁与棼。

丽如宫华蜀锦色,骏却千樯万马奔。

屈宋宗枝君得髓,江左风流复兴起。

试手作诗君勿笑,毫忽增之至弓秭。

长哦月出湘淹东,翰墨场中久策功。

千篇翻水不足道,绝爱风味如醉翁。

形式: 古风

次韵过醴陵驿

解鞍成小寝,部曲营夜炊。

此生一寄耳,梦幻相拘縻。

风餐杂舍者,水宿依江湄。

何时步八塼,压犀帘幕垂。

三湘在图画,开屏供卧披。

公宜宿玉堂,明甚无可疑。

今复聊尔耳,閒作虎头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

先生绛阙姿,名字占仙籍。

妙年取荣名,翰墨乃其职。

而云赋归欤,戏语吾不逆。

醉翁昔仙去,人间暂休息。

文字颇横流,士气久不怿。

公实不出后,议论有精识。

冰壶含青春,不容一尘隔。

吐句如善射,字字皆中的。

佳丽增奇峭,攲侧多醉墨。

高辞敦故旧,读之气横臆。

阅深似退之,顿挫杂抛掷。

如春饰万物,妙用无罅隙。

故人困长哦,其节不容击。

自昔闻公家,诸郎居连璧。

道学进未艾,庆泽流无斁。

纷华脱发弃,酌古分阴惜。

汎观得其要,云升复川益。

孝友如机云,争攘笑丕植。

闻风方对食,不觉起投筴。

神交梦成趣,意合气自激。

庐陵在何许,纵望手加额。

那知湘江上,握手笑堕帻。

妙处无陈鲜,倾盖如夙昔。

归来看屋梁,喜极心更惕。

弟兄定世家,富贵已寻逼。

而我世憎嫌,暮景桑榆迫。

相从可忘年,顽鲁幸勿责。

一欢难把玩,转顾成陈迹。

闭门工寝饭,且复适吾适。

遥知不吾诧,颇尝有此客。

形式: 古风

次韵游南岳

退之倔强迁揭阳,道经衡山爱青苍。

逸群骏气不可禦,顿尘初控青丝缰。

朝云偶开岂有意,妙意放浪高称扬。

我生少小善诗律,读之坐令身世忘。

朅来结友本上座,南游私喜初心偿。

橘洲看雪已清绝,更棹野航浮碧湘。

忽惊万峰上云雨,走栋飞檐云雨旁。

知谁凭栏俯落日,跳丸一笑千岩光。

紫金鸡含一粒粟,磨塼作镜传遗芳。

小庵自披慈忍服,十方普熏知见香。

巉巉玉骨撼不应,但诵妙偈声琅琅。

只今般若台前路,过者拳拳加敬庄。

我寻遗迹恍自失,譬如一苇航渺茫。

三生为扫坐禅石,往事令人思建康。

绍隆佛种有神足,九旬妙义谈汪洋。

当年以法施穷乏,无数珠玑曾斗量。

而今但有楼观好,再拜顾瞻空涕滂。

我公王事获胜践,自谓此乐非寻常。

情高赋诗亦感慨,十年出处何明详。

竹轩莫凉暑雨过,风檐把玩情激昂。

初如冰轮涌东崦,漻漻云幕方高张。

俄如奇兵出不意,铁衣雪刃森堂堂。

细窥如春在花柳,芳心皱眼开包藏。

魂惊豪气立毛发,风樯驾浪奔龙骧。

韵如玉色映晴昼,清如碧瓦粲晓霜。

适如醉乡识归路,醇如烧春浮玉觞。

意公前身是太白,醉貌宜披云锦裳。

芳津浣匙饭云子,美液浇齿尝琼浆。

吾闻高辞殆天得,宁论结发翰墨场。

酸寒鸟迹无足道,坐令藉湜仆且僵。

皆言笔端有五色,不然古锦缠肺肠。

夜阑掩卷耿不寐,空庭曳履心彷徨。

譬如三伏黄尘道,坐令炎燄欣清凉。

又如病鹤长侧脑,仰看千仞孤鸾翔。

嗟余胆大亦欲和,韵险恍疑登太行。

何时坐隅乞诗藁,襟量悬知容攫攘。

吾恐斯文将断绝,长哦披发下大荒。

儿曹乃欲犯矢石,洪钟何异施莛芒。

公如珠玉在渊石,荣辉草木皆煌煌。

读其诗律似仙曲,不杂人间笙与簧。

我非赏音空叹息,拟欲学之嗟未遑。

遥怜与僧登绝顶,意适暗惊人世忙。

诗成气焰如项籍,叱吒千人谁敢当。

自嫌白发世不要,万回歌舞聊佯狂。

盘珠岂有影迹露,雾豹不欲文彩彰。

那知湘上偶邂后,气岸欣逢许子将。

霜鬓须面一破笑,城隅古寺眠閒房。

心知贵贱不同调,且复抵掌谈江乡。

□□暇日陪杖履,对公岂敢谈文章。

兹游正类羊叔子,湛□与山俱不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