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刘计使

水心吾师今昌黎,如椽巨笔光虹蜺。

先公潜德粲碑版,却恨不识嵇中散。

九苞五彩丹穴雏,不巢阿阁翔海隅。

南来只影方自笑,天假之逢挹光耀。

一寒顿坐春风温,贱子亦许扳龙门。

子期九原不可叫,筝琶纷纷不同调。

明公派自南轩来,祇今砥柱狂澜回。

一麾两节岭南北,尽是周程旧扬历。

书生彊附善类心,莫道冶跃非祥金。

偶然短簿令公喜,上下云龙固其志。

山谷昔见苏长公,自比小草依长松。

牵联名字香闻素,未必今人不如古。

形式: 古风

翻译

水心吾师如今是昌黎,如同大笔光芒万丈虹霓。
先父的美德刻在石碑上,遗憾未能结识嵇中散。
九色凤凰雏鸟出生,不在华丽的楼阁而飞翔海边。
我独自南来,不禁自嘲,却有幸遇到如此光彩照人的人。
一时的寒冷被春风吹暖,我也得以攀附龙门。
可惜子期已逝,无法再听那不同音调的筝琶。
您是南轩派来的明公,如今您就像砥柱中流,挽回了局势。
您的官职遍布南北,都是周程等人的旧足迹。
书生虽微,但愿与善为伍,不要说冶游不是吉祥的象征。
偶然间写下薄薄的命令让令公欢喜,您志向高远,如同云龙相随。
山谷曾见过苏东坡,自比小草依附长松。
我们的名字相连,名声虽淡,未必今人就逊于古人。

注释

昌黎:韩愈的字,这里指代水心吾师。
潜德:隐藏的美德。
嵇中散:嵇康,以其放达不拘的性格著称。
九苞:形容凤凰的美丽。
阿阁:华丽的楼阁。
扳龙门:比喻进入仕途。
子期:俞伯牙的知音钟子期。
砥柱:比喻坚定的支撑力量。
云龙:比喻杰出的人物和他们的理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元晋献给刘计使的作品,表达了对刘氏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美。首句“水心吾师今昌黎”将刘计使比作唐代文学大家韩愈(昌黎先生),称赞他的文采如同巨笔生辉。接着,诗人提及刘氏的祖先潜德深厚,但遗憾未能结识另一位才子嵇康(嵇中散)。诗人以凤凰雏鸟比喻刘氏的后代,暗示他们有着高贵的出身和卓越的潜力。

“南来只影方自笑,天假之逢挹光耀”表达了刘氏的孤独与谦逊,以及他有幸得到赞誉的喜悦。诗人认为刘氏的才华如同春风吹拂,温暖人心,自己也有幸攀附其门下。然而,诗人也提醒不要忽视刘氏的平易近人,即使在高位也能保持善类本色。

“子期九原不可叫,筝琶纷纷不同调”暗指刘氏的知音已逝,但他独特的见解和才能在当今得以展现,如同砥柱中流,挽回颓势。刘氏的官职和影响力遍布岭南,如同古代贤者周程的足迹。诗人表示自己虽为书生,但愿能与刘氏同道,共同追求高尚的理想。

最后,诗人以苏轼自比,虽然自己的名声可能不及古人,但仍希望能在刘计使的提携下有所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分展现了对刘计使的敬仰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14)

陈元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姚赣州镛寿

东南之镇曰会稽,扶舆清淑拱帝畿。

千岩万壑气盘礴,更有寿桧天与齐。

托根后土阅千古,黛色苍皮天一柱。

钟为人杰堪栋国,恰似嵩高降申甫。

君侯胸中百万兵,年未四十俄专城。

精神满腹秋水莹,谈笑两颊春风生。

崎岖赣右三百里,蛟鳄垂涎波浪起。

溯流张胆作风帆,信如王尊乃勇耳。

脱略边幅柔凶顽,解除苛娆绥创残。

唤回和气豁氛祲,事有至难谈笑间。

人口如碑沸传诵,帝曰吾徒得君重。

天风吹下紫泥封,趣入班行作仪凤。

大夫何以假守为,真除属厌民所期。

虎头岌嶪要弹压,凝香森戟聊娱嬉。

璇杓插子日南至,黄钟飞灰雷出地。

崆峒春早梅已香,酿入黄堂寿觞里。

醉来含笑看吴钩,龙光夜半干斗牛。

关河北望令人老,忠臣心与天为谋。

潢池正尔兵不弄,又说边尘时澒洞。

筹边筦钥宁无人,知待人豪为国用。

貂蝉冠高剑拄颐,丹青正与绿鬓宜。

碧油幢下白羽扇,貔虎百万惟指麾。

雍容传檄定三辅,颈缚单于归衅鼓。

手扶銮驾还东都,宫殿千门总如故。

摩挲与问金城柳,颇尝见有此举否。

策勋饮至未央宫,腰下悬金印如斗。

万年觞捧月氐头,虎拜稽首扬王休。

功高福与宋无极,紫枢黄阁三千秋。

形式: 古风

击毬口号戏陈统制

筑场千步柳营东,樽俎精神坐折冲。

星弹流空惊过鸟,霜蹄追电捷游龙。

身轻鞍马人如画,胆落猩鼯穴已空。

归去翠眉环玉帐,钗儿多乞锦缠红。

形式: 七言律诗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归欲袖手板还丞相言者犹不之置上命以釐廷之禄解印东归门生临川陈元晋援后山送坡仙故事至惠之海丰而别作诗四章云(其三)

拙无谐俗韵,老眼独相奇。

寒谷迟春到,东风尽日吹。

身将三尺律,心不一毫欺。

公与梅花外,南来谁我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归欲袖手板还丞相言者犹不之置上命以釐廷之禄解印东归门生临川陈元晋援后山送坡仙故事至惠之海丰而别作诗四章云(其一)

手疏宜归十,心知昨梦非。

鸿冥空费弋,鸥舞早知机。

风急推潮落,云闲剩雨归。

攀辕多少泪,海岸湿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