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林翠庭宪副寿诗”为题,由明代诗人谢廷柱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寿者的敬仰与祝福。
首联“蓝袍学作彩衣娱,台柏新栖返哺乌”,以“蓝袍”象征寿者的身份,通过“彩衣娱”描绘出寿者如同彩衣般光彩照人,同时以“返哺乌”比喻孝顺之情,形象地展现了寿者晚年仍能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颔联“菊节秋光澄寿域,鹤楼吟响彻方壶”,以“菊节”点明秋季,寓意寿者长寿如菊;“澄寿域”则表达了对寿者生活环境的美好祝愿。鹤楼吟响象征着寿者生活的高雅与宁静,而“方壶”则是神话中的仙山,此处借指寿者生活的理想境界。
颈联“风清江汉声千里,春映阶除玉几株”,描绘了一幅清风徐来、江水悠悠的画面,寓意寿者的生活环境清新宜人。同时,“春映阶除玉几株”则以春天的生机勃勃象征寿者生活的繁荣与希望。
尾联“最是同心怀庆忭,霞觞俄隔洞庭湖”,表达了对寿者与家人之间深厚情感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霞觞”这一意象,寄托了对寿者长寿安康、家庭幸福的深切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寿者的敬仰与祝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寿、和谐、美好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