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六月过吴子往荻秋庵

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

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

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

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

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归子慕的《丙申六月过吴子往荻秋庵》描绘了一幅湖边夏日的独特景象。诗中"萧瑟湖上庐"开篇即以萧瑟的气氛渲染,虽是六月,却给人以清秋之感。"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通过凉雨和飕飕的葡萄风,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凉爽,仿佛秋意已提前来临。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似乎要随风而动,融入湖水之中,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与动态美。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湖边的孩童,"水滨一稚子,洋洋何所求",稚子无忧无虑地垂钓,形象地传达出一种闲适与纯真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终日无一鱼,持竿钓不休。问之向我笑,使我心忘忧",描绘了孩子虽然一整天都没有钓到鱼,但仍然乐此不疲,他的笑容让诗人暂时忘却了心中的忧虑。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童真心灵的赞美。

收录诗词(21)

归子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馆城北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庐。

妻孥来江上,我去城北居。

城北何所事,二生喜从余。

既爱童子真,且得人事疏。

长夏北窗竹,风吹几上书。

坐看墙外帆,树中去徐徐。

中情苟无系,触物皆有余。

今兹对佳节,秋风秋月初。

香稻感我鼻,归食江上鱼。

小女解思父,一见当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戊戌秋夜郡邸不寐

中宵寒自抚,窅然思不汩。

风开不扃户,床前泻明月。

明月渐上床,团团树中没。

惟见苍莽间,古刹静突兀。

昨日同游人,各各归偃息。

宵旦送往事,古今坐超忽。

风吹殿角铃,不寐到明发。

形式: 古风

城北初夏

三见草木荣,栖栖犹未旋。

偶与城市远,因耽此地偏。

独馆背清池,一无俗事牵。

晨兴课书罢,日午蛙声喧。

出门见新秧,微绿映远田。

久晴初得雨,稚子亦欣然。

田父说岁占,今兹定有年。

物情既如此,予乐复何言。

形式: 古风

庚子正月吴子往见过同访高存之于漆湖

令节思故人,流光惧蹉跎。

心在隰桑篇,三复当如何。

忽闻叩门声,良友远见过。

携我访同志,诘朝鼓轻艖。

情殷无遥路,信宿逾关河。

依然漆湖上,春山渺晴波。

主人愉愉如,兼以风日和。

风和卷帘坐,开尊鸟来歌。

忘饮饮更适,不觉芳颜酡。

阶前山茶花,落英何其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