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朱德润的《除日》诗,以深沉的哲理与生活智慧,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对长寿与长生的思考。
首句“日行三百六十五,今夕方除岁云暮”,以一年的日数比喻时光的流逝,点明了新年的到来,暗示着岁月的更迭与生命的有限。接着,“人生忧乐百年期,又见日除当此度”两句,直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指出人们在忧愁与快乐中度过的一百年光阴,转瞬即逝,新年之际再次提醒了这一事实。
“养和适情宜及时,古今中寿七十稀”则提出了生活的态度与长寿的观念。诗人认为,顺应自然,适时地调整身心,是保持健康的关键,而古今之中,能活到七十岁的并不多见,强调了珍惜当下、适时养生的重要性。
“自非金石不可永,刀圭谁保长生期”进一步探讨了长寿与长生的问题。诗人认为,除非像金石一样坚不可摧,否则没有人能够保证长生不老,表达了对生命极限的深刻理解。
最后,“彭宣老?亦何之,不须更作送穷诗”引用了古代关于彭祖与宣王的故事,暗示了对长寿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人劝慰读者不必过分哀叹生命的短暂,而是应该在当前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如同“客闻此辞莫伤咨,樽前且醉黄金卮”所表达的,即使面对生命的无常,也应该在欢聚之时享受生活,以酒为伴,畅饮黄金杯,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寓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长寿与生活态度的思考,既有哲理的深度,又不乏生活的情趣,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