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堂

此君高节贯春冬,山色泉声旦暮同。

对面便为三益友,终朝相伴一衰翁。

病嫌细字无心读,老厌闲花过眼空。

赖有堂中不言客,冷颜常共北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宋朝诗人杨恬在“三友堂”中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诗中以“此君”指代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生命力,无论四季更迭,始终挺立不倒。山色与泉声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环境,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乐章。诗人将竹子视为三益友之一,与之相伴终日,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对真挚友谊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因年老体弱而对阅读和欣赏花卉失去了兴趣,唯有在“三友堂”中与不言之客——竹子相伴,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这里的“不言之客”既指竹子,也暗含诗人自己,两人相视无言,却心意相通,共同面对岁月的流逝。最后,诗人借“冷颜常共北窗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在寒冷的北窗下,诗人与竹子一同承受岁月的考验,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坚韧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杨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顿公

昔居山中谁见亲,青山对面同笑颦。

引泉养竹与为友,徜徉不觉冬复春。

三年相看不知厌,声音笑貌无久新。

虽非多闻与直谅,堂堂不愧琴张仁。

已将物我等一致,政自兀兀忘吾身。

离群索居亦已久,昔如形影今参辰。

强托鸣琴写风韵,欲凭妙笔摹精神。

绣衣使者古君子,天球大训东序珍。

胡为喻蜀久持节,登车揽辔劳拊循。

朅来堂上寓幽赏,不为豺虎埋双轮。

悠然独酌对三友,更邀风月为嘉宾。

谢胐忘形许入室,李白对影成三人。

寄谢山中五贤者,德不孤立当有邻。

寥寥千里十馀载,乃逢青眼屈复申。

夷齐西周两饿叟,展禽东鲁一绌臣。

引而高之自孔子,不尔埋没随埃尘。

君不见黄梅岭上一拳石,意气已若骄峨岷。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三友堂.山

峭拔耸青天,巍峨镇方国。

愿与君为友,万古长一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三友堂.泉

青泉出山下,到海流不息。

愿与君为友,果行而育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三友堂.竹

清淡不媚春,挺挺凌霜雪。

愿与君为友,虚中而劲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