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歌行

南山有乔松,高以凌紫虚。

东枝蔽朝景,西干匿流晖。

大中明堂材,巧匠不可围。

万岁未裁用,弃置此岑隈。

梁栋质虚在,公输骨已灰。

凤鸟巢其巅,驺麟亦追随。

穷谷固荒寂,车马倘来归。

一朝就绳削,宫阙增光辉。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想象与历史感的画面。诗人以“南山有乔松”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自然景观之中。乔松之高,仿佛能直抵紫霄,其东枝遮蔽了清晨的日光,西干则隐匿了落日的余晖,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雄伟与壮观。

接着,“大中明堂材,巧匠不可围”,诗人赞美这棵松树是建造大殿的上好木材,即便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也无法将其完全包围,强调了其非凡的价值和难以替代的重要性。

然而,“万岁未裁用,弃置此岑隈”,转折之处,诗人感叹这珍贵的木材虽未被用于万世之用的大殿建设,却只能被弃置在荒僻之地,表达了对资源浪费的惋惜之情。

“梁栋质虚在,公输骨已灰”,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变迁,昔日的巧匠已成尘土,而那本应支撑起辉煌殿堂的木材,却只能空有其质,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凤鸟巢其巅,驺麟亦追随”,诗人通过想象,赋予这棵松树以神话色彩,凤鸟和驺麟(传说中的神兽)在其枝头筑巢,象征着其神圣与不凡。

“穷谷固荒寂,车马倘来归”,即便是在荒谷之中,也有一线生机,若有车马归来,或许能为这棵松树带来新的命运。

最后,“一朝就绳削,宫阙增光辉”,预示着有一天,这棵松树终将被雕琢,成为宫殿的栋梁,为人间增添无尽的光辉。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想象,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语言优美,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泛舟横大江

上江多蘼荣,下江多兰蕙。

吾愿浮下江,采之以为佩。帆自我扬,柁自我鼓。

鸥鹭双双,同集其所。江日巳堕,江水方深。

志士馨洁,谁知苦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折杨柳行一首

青杨带芳堤,岁岁成枯凋。

黄枝被严霜,忽复攀春条。

草木有再荣,素发无还毛。

相送入玄夜,白骨捐山郊。

平生华堂烛,不复然明膏。

委形非吾有,百年乃徒劳。

安得驾游鸾,碧汉追王乔。

轸念良巳久,口燥朱唇焦。

发迈求神仙,装办何萧萧。

芙蓉蔽行渚,秋雁鸣巳飘。

时哉不停轨,黄鹤讵可招。

形式: 乐府曲辞

秋胡行一首

我思鹤上游,蓬莱餐桂英。

我思鹤上游,蓬莱餐桂英。逍遥银台,大笑不还。

嗟尔龙楼子,金阙宁可攀。清心坐听弱水流潺潺。

歌以言志,我思鹤上游。卷衣登仙山,对鼓王舌簧。

卷衣登仙山,对鼓玉舌簧。

遗尔浊世寿,与天并霓旌。

缤纷导我游赤城,箫史弄玉凤鸣来迎。

歌以言志,卷衣登仙山。愿言学丹砂,令人思郑君。

愿言学丹砂,令人思郑君。

三虎驼药,玉衣朱绂,不如三山乐。

越海乘虚步空,分形变貌入于无穷。

歌以言志,愿言学丹砂。岁谢东流川,富贵何时来。

岁谢东流川,富贵何时来。

谁见发改玄,又复为朱颜。

自古至今皆入黄泉,安得刀圭以永寿年。

歌以言志,岁谢东流川。

形式: 乐府曲辞

来日大难一首

来日大难,丧尔荣华。尽若落日,殒如秋花。

阿房成灰,青门种瓜。壮士失风云,为奴鲁朱家。

金玉满堂,时去消歇。盍携壶觞,常醉明月。

朝登崆峒,暮宿沧海。刘安八公,控鹤相待。

乘龙太清,弄云五彩。归看故乡,故人何在。

麟肴凤羞,邅回瀛洲。俯观世人,不殊蜉蝣。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