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滞海外,倏踰三载,追维所历,不无嘅焉(其四)

学得散人工散法,簿书抛却野情多。

不经意得花前句,微有情调醉后歌。

观水虫鱼增注脚,志山鸟兽费遮罗。

丛谈就俚辞雕饰,未似张骞说泛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元衡的《留滞海外,倏踰三载,追维所历,不无嘅焉(其四)》。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海外滞留多年,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感慨。他提到自己曾学习散工技巧,摆脱了繁琐的簿书事务,回归自然,享受闲适的生活。在花前吟诗作对,酒后唱歌,流露出一种淡然的诗意和醉人的生活情趣。

诗人观察水中的生物,为它们增添了生动的描绘,对山林中的鸟兽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然而,即使在与人交谈时,他也倾向于使用通俗的语言,而非刻意雕饰,这与张骞所述的宏大叙事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更偏好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质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海外生活的独特感受,体现了清人诗风中的闲适与淡泊。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瘴气山水歌

瘴山苦雾结胚胎,穷阴深墨堆枯煤。

赤日沈为死灰色,劲风万古无由开。

下有长河名淡水,玉碗澄之清且旨。

化为碧血与鸩浆,杀人不见波涛起。

山有飞禽河有鱼,上原下隰黄茆居。

岛民生与瘴相习,诸蕃杂作古丘墟。

墟中婺妇能为鬼,婆娑其舞歌笑娓。

舌语疑咒走疑癫,人瘴由来胜蛇虺。

嗟我禦暴分边城,扫除无力空含情。

樵山饮水滋惭恧,仕宦五瘴良非轻。

形式: 古风

题冯灏如悼亡诗后

潘诗庄缶总哀音,剩有双珠玳瑁簪。

心思正如秦士会,一生闺阁费沈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澄庵宋明府于法华寺左新构草亭落成,立秋之二日,陪济庵寅长、偕亦远张明府閒集其上

绿野轩车得偶停,沧溟踪迹几浮萍。

香飘古寺昙花见,秋到閒园蝶梦醒。

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

应芟恶竹斜添槛,收取冈山百丈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陪宪副王公、总戎张公偕诸僚友往观禾稼,归途宴集海会寺,抵暮而返(其一)

海国原多稼,年来旱病耕。

一秋逢十雨,庶类得更生。

绿野税珍驾,青林枉结旌。

斯游真省敛,田父喜相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