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辟喜雨长句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

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

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敛勤人功。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

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于农。

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

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于蜂。

是以比岁屡登稔,然而民室常虚空。

遂令一时暂不雨,辄以困急号天翁。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

农当勉力吏当愧,敢不酌酒浇神龙。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听说阴阳之道存在于天地之间,升腾降落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循环中难免有偏差,因此每年的收成并不稳定。
古代治国者深知这一点,懂得均衡分配、节制和勤劳的重要性。
每三年必有一年丰收,九年里要常备三年的歉收。
即使偶尔遭遇水旱灾害,也能通过余粮弥补不足。
如今官吏愚昧,政务无方,百姓懒散,远离农事。
军事和国家的征税如同烈火,富者兼并贫者,超过王公贵族。
农民辛苦一年仅能收获一次,但消耗却远超蜜蜂采集。
因此连年丰收,但百姓家中仍空虚。
一旦暂时不下雨,百姓就立即求助上天。
幸好老天怜悯百姓,甘霖普降,滋润大地。
农民应尽力耕作,官员应感到羞愧,怎能不敬酒祭神以求丰收?

注释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间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如天地、男女等。
环回:循环往复,形容事物周而复始。
岁时:年景,指一年的农业生产情况。
均节:平均分配,节制。
军国:指国家的军事和政治事务。
兼并:富者吞并贫者,土地财产的集中。
聚而耗者:聚集起来消耗的资源。
比岁:连续几年。
神龙:古人对雨水之神的称呼,此处象征祈求丰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答杨辟喜雨长句》,通过对古代治国之道的反思和当今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合理政治和百姓福祉的期盼。诗中首先阐述了阴阳变化与农业丰歉的关系,指出古代明智的统治者懂得调节收成,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诗人批评当下的官吏愚昧,民众懒惰,赋税沉重,导致农民辛苦一年的收获却被大量消耗,即使丰收之年,民间依然贫困。

接着,诗人描述了民众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只能求助于天神。然而,上天体恤百姓,降下及时雨,这使得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农民应努力耕作,官员则应感到惭愧。最后,他以敬酒祭神龙的举动,表达对好雨的感激和对未来改善民生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朴素,寓言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问题,也寄寓了作者对于公正治理和百姓福祉的深深关怀。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众奇子美貌,堂堂千人英。

我独疑其胸,浩浩包沧溟。

沧溟产龙蜃,百怪不可名。

是以子美辞,吐出人辄惊。

其于诗最豪,奔放何纵横。

众弦排律吕,金石次第鸣。

间以险绝句,非时震雷霆。

两耳不及掩,百痾为之醒。

吾言既可骇,笔墨尤其精。

少虽尝力学,老乃若天成。

濡毫弄点画,信手不自停。

端庄杂丑怪,群星见搀枪。

烂然溢纸幅,视久无定形。

使我终老学,得一已足矜。

而君兼众美,磊落犹自轻。

高冠出人上,谁敢揖其膺。

群臣列丹陛,几位缺公卿。

使之束带立,可以重朝廷。

况令参国议,高论吐峥嵘。

惜哉三十五,白发今已生。

近者去江淮,作诗寄离情。

口诵不及写,一日传都城。

退之序百物,其鸣由不平。

天方苦君心,欲使发其声。

嗟我非鸑鷟,徒思和嘤嘤。

因风幸数寄,警我聋与盲。

形式: 古风

答原父

炎歊郁然蒸,午景炽方燄。

子来清风兴,萧萧吹几簟。

又如沃琼浆,遽饮不知厌。

嗟予学苦晚,白首困铅椠。

危疑奚所质,孔孟久已窆。

群儒窒自私,惟子通且赡。

幸时丐赢馀,屡得饱饥歉。

严严春秋经,大法谁敢觇。

三才失纲纪,五代极昏垫。

盗窃恣胠箧,英雄争奋剑。

兴亡两仓卒,事迹多遗欠。

才能纪成败,岂暇诛奸僭。

闻见患孤寡,是非谁證验。

尝欣同好恶,遂乞指瑕玷。

反蒙华衮褒,如誉嫫母艳。

救非当在早,已暴何由敛。

苟能哀癈痼,其可惜针砭。

风舲或许邀,湖绿方滟滟。

形式: 古风

答钱寺丞忆伊川

之子问伊川,伊川已春色。

绿芷杂芳浦,青溪含白石。

山阿昔留赏,屐齿无遗迹。

惟有岩桂花,留芳待归客。

形式: 古风

答梅圣俞大雨见寄

夕云若颓山,夜雨如决渠。

俄然见青天,燄燄升蟾蜍。

倏忽阴气生,四面如吹嘘。

狂雷走昏黑,惊电照夔魖。

搜寻起龙蛰,下击墓与墟。

雷声每轩轰,雨势随疾徐。

初若浩莫止,俄收阒无馀。

但挂千丈虹,紫翠横空虚。

顷刻百变态,晦明谁卷舒。

岂知下土人,水潦没襟裾。

扰扰泥淖中,无异鸭与猪。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

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

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

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

虾蟆鸣灶下,老妇但欷歔。

九门绝来薪,朝爨欲毁车。

压溺委性命,焉能顾图书。

乃知生尧时,未免忧为鱼。

梅子犹念我,寄声忧我居。

慰我以新篇,琅琅比琼琚。

官闲行能薄,补益愧空疏。

岁月行晚矣,江湖盍归欤。

吾居传邮尔,此计岂踌躇。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