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协律遗踪世所珍,湖州惟用墨传神。
沙弥老去耽成癖,笔法真能到古人。
此诗《题梅花道人钩勒竹》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通过描绘梅花道人以独特手法勾勒竹子的情景,展现了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首句“协律遗踪世所珍”,点明了传统艺术在世人心中的珍贵地位,协律即和谐的音乐,这里比喻传统艺术之美妙与和谐。次句“湖州惟用墨传神”,提到湖州这一地区,古代以擅长书画著称,强调了用墨之重要性,墨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绘画材料,更象征着艺术家的匠心独运和精神传递。
接着,“沙弥老去耽成癖”一句,以“沙弥”(佛教中指年轻僧侣)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艺术家随着年岁的增长,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逐渐成为一种痴迷的状态。最后,“笔法真能到古人”则直接赞美了艺术家的技艺,认为其笔下的作品能够达到甚至超越古人的水平,体现了对传统艺术的高度评价和传承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道人勾勒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也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家个人追求与成就的赞赏。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短棹夷犹去复还,一声渔笛起空湾。
主人何事催归急,且看湖南日暮山。
接竹分来知几年,云房长得润枯禅。
一从学士题诗后,吴下才闻有此泉。
花开亲老百忧忘,笑对儿孙引寿觞。
不信瑶池在天上,蛾眉萧飒也成霜。
天水吴兴两地悬,椷诗遥作买山钱。
峰峦满纸新题遍,乔木依然在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