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廷祺园中紫牡丹盛开邀予赏之醉后赋二律以识其事时弘治八年二月廿二日也(其一)

看花几见洛阳春,魏紫嫣然迥绝伦。

玉板每惭攀逸驾,鹤翎无计避芳尘。

香同荀令携来好,色似韩湘染未匀。

今日对花须尽醉,黄荃画里本非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花园中赏紫牡丹的情景,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首句“看花几见洛阳春”以洛阳牡丹的盛名起笔,引出对眼前牡丹的赞美。接着,“魏紫嫣然迥绝伦”一句,直接点明紫牡丹的独特魅力,将其与魏紫相提并论,强调其非凡之美。

“玉板每惭攀逸驾,鹤翎无计避芳尘”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牡丹比作珍贵的玉板和鹤羽,表达了诗人自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牡丹的高洁与脱俗。接下来,“香同荀令携来好,色似韩湘染未匀”则进一步赞美牡丹的香气与色泽,将之与历史人物荀令和韩湘相联系,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今日对花须尽醉,黄荃画里本非真”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应尽情享受,不必拘泥于现实与艺术之间的区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子弟廷祺园中紫牡丹盛开邀予赏之醉后赋二律以识其事时弘治八年二月廿二日也(其二)

前身应是紫薇郎,化作名花擅国香。

初讶晓烟笼翠幄,忽疑甘露沁霞觞。

灵根浅映兰芽嫩,秾艳微涵歙砚光。

世代祗今怜间色,谁脩花谱续欧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读康斋集作

濂洛关闽迹久湮,斯文何幸得斯人。

朱弦一曲声偏澹,玄酒千觚味独醇。

竹色花香元自乐,芸编缃帙不为贫。

纷纷黄小休轻讪,见道谁如此老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閒居述怀

万里归来已白头,溪风山月思悠悠。

黄河铁骑成春梦,锦水牙樯忆旧游。

病后更添元凯癖,閒中还抱杞人忧。

桃花流水知何处,愿与渔郎共放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都宪韩公贯道惠诗次韵答之(其一)

疏庸久荷圣明知,却恨非才贸盛时。

三晋云山应识我,两京议论竟归谁。

閒寻平子归田赋,懒诵灵均问卜辞。

渭树江云嗟契阔,何当一醉习家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