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谢池小酌戏继前韵示诸友

为忆莲娃夜叩门,恐缘芳草怨王孙。

眉弯海峤初生月,鬓亸巫峰欲坠云。

金粟花残将委烬,香丝篆破不成文。

朦胧月映人如玉,尔汝忘形共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拜访朋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首句“为忆莲娃夜叩门”,以“莲娃”喻指女子,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女子的思念之情,夜晚轻叩门扉,透露出一种温柔而略带羞涩的期待。接下来的“恐缘芳草怨王孙”,借用了“芳草”和“王孙”的典故,暗示了诗人担心自己的来访会令对方感到不悦,流露出一种谨慎与歉意。

“眉弯海峤初生月,鬓亸巫峰欲坠云”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眉眼比作初升的月亮,灵动而柔和;将她的发丝比作欲坠的云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金粟花残将委烬,香丝篆破不成文”则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金粟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篆破不成文”则可能是指烟雾缭绕的景象,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或离别的情绪。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中情感的表达。

最后,“朦胧月映人如玉,尔汝忘形共一樽”两句,以月光下的女子形象比喻为玉石,既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她高洁品质的欣赏。同时,“尔汝忘形共一樽”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大家在月光下举杯畅饮,忘记了身份的差异,共享欢乐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女子的深情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传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充满了诗意与温情。

收录诗词(208)

欧阳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 (《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 字:德明
  • 籍贯:抚州崇仁(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德秀和韵见酬因复之

高才卓荦冠儒门,知是延陵几世孙。

白雪歌诗凌鲍谢,青钱事业压机云。

雄图未遂羞投笔,赋分甘贫耻卖文。

已结忘形韩孟友,醉吟常愿共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继前韵督敦仁和诗

抠衣幸每蹑膺门,了了惭非孔氏孙。

麈尾既容闻吐屑,毫端合许见摛云。

羲皇况已傲彭泽,屈宋安能过广文。

白璧一双如见掷,解貂准拟换融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朝宗久不以诗见教因次前韵索其光和

慵于蹲踏谒权门,独洒新诗示从孙。

之问已尝吟夺锦,相如宜共赋凌云。

高怀素蕴知人鉴,斐句惭非吊古文。

抵鹊果蒙投卞玉,珍藏何啻获牺樽。

形式: 七言律诗

八月十四夜建中二三友过我清话因共把盏赏月从容谈笑不觉云容朦胧桂影淡泊端知是夕聚首骚池再谐佳会遂成四韵

冰轮初讶一分亏,结客传觞笑语迟。

云汉无端藏兔影,金波恨不蘸蟾枝。

佐樽痛忆飞琼侣,染翰栽成感鬼诗。

料得中秋月应朗,习池端约捧琼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