瀫波亭(其二)

古县幽亭胜景多,青春啼鸟每相过。

林间石磬风敲竹,水面金蛇日漾波。

得友且须频载酒,爱山何必更扪萝。

我来欲作无何醉,为子敲盘试一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古老的县城里,幽静的亭台景色优美,春天时常常有鸟儿鸣叫经过。
树林中,风吹竹叶像石磬声响起,水面泛起金色波纹如同游动的蛇。
结交朋友就应该常常一起喝酒,热爱山水又何必一定要攀爬藤萝。
我来这里只想尽情畅饮,为你敲击酒杯,试着唱一首歌。

注释

古县:古代的县城。
幽亭:幽静的亭子。
胜景:优美的景色。
青春:春天。
啼鸟:鸣叫的鸟儿。
石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状似磬石。
风敲竹: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
金蛇:比喻水面泛起的波纹。
日漾波:太阳照在水面上泛起波光。
得友:结交朋友。
频载酒:经常一起饮酒。
爱山:热爱山水。
扪萝:攀爬藤萝。
欲作:想要做。
无何醉:无拘无束地醉饮。
敲盘:敲击酒杯。
试一歌:试着唱一首歌。

鉴赏

这首宋诗《瀫波亭(其二)》是徐慥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机盎然的山水画面。首句“古县幽亭胜景多”点出地点的古老与亭子的幽静,暗示了此处景色优美。次句“青春啼鸟每相过”则通过春天鸟儿的鸣叫,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林间石磬风敲竹”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风吹竹叶的声音比作石磬声,形象地描绘了清风拂过竹林的和谐乐章。第四句“水面金蛇日漾波”以“金蛇”形容阳光照射在水面上的波光粼粼,展现出水面的动态美。

第五、六句“得友且须频载酒,爱山何必更扪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提倡与朋友畅饮赏景,不必过于追求登山的艰辛。最后一句“我来欲作无何醉,为子敲盘试一歌”表达了诗人来到此地的愉悦心情,准备尽情享受醉人的景色,甚至愿意击盘高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县幽亭的细致描绘和对自然与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2)

徐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瀫波亭(其一)

瀫波亭下晚维舟,缥缈烟屏翠欲流。

忽地惊雷过溪面,连天吹雪下山头。

汀洲瑟缩藏鸥鹭,涯涘瀰漫失马牛。

自笑劳生日苍鬓,不知来往竟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一)

缺月疏星夜己阑,风凄露重逼人寒。

邮亭破晓经行处,不似今朝酷鼻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三)

先生墓木已成阴,霁月光风何处寻。

只有遗言常烱烱,誓将白首契初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四)

四海瞻依一伟人,丘封嶪嶪木森森。

仰天恸哭悲风起,举世中和孰嗣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