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剔牙杖

甘苦全无与,平生薄自居。

齿牙虽得利,骨肉渐应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嘲剔牙杖》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剔牙杖这一日常用品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甘苦全无与,平生薄自居。”这两句诗开篇即以剔牙杖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淡泊名利、不求富贵的态度。剔牙杖作为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且实用的物品,其本身并无甘甜亦无苦涩,象征着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超然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漠。诗人认为,人的一生应当像剔牙杖一样,不贪图过多的物质享受,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齿牙虽得利,骨肉渐应疏。”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变得精明算计,这就像剔牙杖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牙齿一样,最终导致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疏远。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警示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与亲人的感情交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隔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剔牙杖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人际关系以及物质追求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比剔牙杖的实用与可能带来的伤害,诗人呼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淡泊的心,珍惜与家人朋友的关系,避免因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疏远了亲情与友情。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剔牙杖答

纤弱诚无状,唯君实使之。

若能无间隙,轻薄亦奚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壬申清明即事次杜韵同王础尘二首(其一)

故阡松柏有新烟,欲上江乡两桨船。

老去登临知几度,时来醒醉且随缘。

扶筇得得身能健,插柳依依态可怜。

两月又过真倏尔,一尊相对各陶然。

春城市肆犹争米,薄俗穷民不要钱。

且喜今朝晴最好,登秋岂独庆丰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壬申清明即事次杜韵同王础尘二首(其二)

久无消息岭云东,有药休教为已聋。

北塞坚冰犹在野,南州新草漫连空。

百年饮恨孤儿在,三月伤心万国同。

老泪只应镌楚竹,招魂空自赋江枫。

金陵佳气松楸里,铜柱高标指顾中。

莫向春光怨迟暮,与君同是白头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李方水之官新兴

新州江水昔曾尝,且喜西行路未长。

绛帐生徒兼稚子,青山风物是家乡。

官闲勿厌开缃帙,身健先须捡秘方。

不必强为儒佛辨,南能生处近宫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