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廿五行

前月今日风若掣,今月今日雨不绝。

颓垣败壁补未完,注栋倾盆势尤烈。

对床不辨儿女啼,悬天但恐星河决。

遥看密泻同织丝,复有大片如飞雪。

夜来沾洒愁图书,似闻挥霍鸣金铁。

昨听父老指顾言,目数群龙迸空裂。

海中沙县全城翻,邑里谯楼半腰折。

皇天高照正森严,圣主中兴自超轶。

岂伊玄化复偶然,无乃苍生自诒孽。

拥衾转辗苦待明,四野茫茫混鱼鳖。

禾头生耳须浪传,灶底产蛙幸虚设。

不然东南财赋区,宁免宵旰劳符节。

小臣幽忧才一家,终岁饥寒讵堪说。

仰天端拜意独深,捧日何能计应拙。

挽回光霁敢望多,今夕明朝事终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重廿五行》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前月今日的疾风仿佛要撕裂一切,而今月今日的雨水则连绵不断,房屋残破尚未修复,暴雨如注更显猛烈。诗人通过“对床不辨儿女啼”和“悬天但恐星河决”的描绘,渲染出风雨之夜的恐慌气氛。雨势之大,犹如织丝密布,又如飞雪漫天,图书被淋湿,金铁鸣响,显示出灾情严重。

诗中提到父老们讲述的灾情,如海啸冲毁沙县全城,谯楼断裂,显示出自然之力的无情与皇天的森严。然而,诗人认为这不是天意偶然,而是百姓咎由自取。他忧虑国家财富区的东南地区可能难以幸免,表达了对皇帝勤政救民的期待,同时也感叹自己微小的忧虑与国家的饥寒相比显得无力。

诗人在寒冷的夜晚辗转难眠,期盼黎明的到来,感叹百姓生活艰辛,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波及到整个社会。他以“禾头生耳”和“灶底产蛙”象征荒年,表达对未来的担忧。最后,诗人虽然深知个人力量有限,但仍怀揣着挽回天象、祈求晴朗的心愿,对未来充满希望,但也明白眼前之事已无法改变。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陵行

钟山郁嵯峨,冉冉朝出云。

昔日秦始皇,于此埋黄金。

埋金空复尔,千载悲叹深。

石头绕其右,长江亘其阴。

我祖造帝业,此地遂发灵。

双观切云霄,宫殿何森森。

下有高楼台,甲第贲丹青。

缙绅罗其中,白马扬金铃。

山川此都会,登眺亦峥嵘。

送君金陵去,歌我金陵行。

形式: 古风

江南行

仆本江南士,请歌江南篇。

江南佳且丽,沃野多良田。

道旁采桑女,湖中木兰船。

礼让季札后,文学言偃前。

昆山产良玉,自古盛才贤。

东通沧海波,西接阖城烟。

既饶鱼稻利,复当大有年。

登眺何郁郁,井市互纠缠。

商贾竞启关,逋流愿受廛。

使君楚邦彦,敷治若烹鲜。

新从天上来,端坐理徽弦。

齐民本同性,嗜好贵有先。

谷中自虚旷,岂曰声难传。

酌酒听我歌,我歌慎勿谖。

形式: 古风

伤哉行

伤哉薤露日欲午,昨日草堂辞故主。

黄梁已熟梦初回,百岁相将一柸土。

北邙山下纸钱风,杜鹃声中寒食雨。

留得功名上墓碑,行人立马泪如缕。

椒浆满地不胜愁,日落玄猿为起舞。

流传义事死不泯,会有馀休大门户。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蜀山行

蜀山何苍苍,蜀江何汤汤。

江山相望郁不改,中有怀贤泪几行。

泪行洒向嘉州道,嘉州高士忽已老。

高士坟前四尺碑,北风细雨摇白草。

至今人传高士德,侍母能吞病回食。

读书千卷老不忘,白首犹能数行墨。

有文孙曾振其武,巍科达官相次取。

千秋万岁安家祠,瓜瓞绵绵称始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