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花山

花山秀滁阳,不在琅琊下。

空谷封白云,自昔游者寡。

东风三月时,牡丹映山赭。

我来属春去,残枝绿潇洒。

品色验根荄,采之忽盈把。

慇勤愧良朋,行厨劝杯斝。

一笑各尽欢,顾景不能舍。

归舆倚微醺,落日净原野。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游花山》描绘了滁阳花山的秀美景色。首句“花山秀滁阳,不在琅琊下”点出花山的位置,不同于琅琊山的知名,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接着,“空谷封白云,自昔游者寡”强调了花山的幽静与人迹罕至,增添了神秘感。

“东风三月时,牡丹映山赭”描绘了春天花开的盛况,牡丹如火如荼,映照着山色,显得格外艳丽。然而,“我来属春去,残枝绿潇洒”又透露出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欣赏到的是凋零后依然清新的景象。

“品色验根荄,采之忽盈把”细致地描述了诗人亲自品味花朵,满载而归的情景,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接下来,“慇勤愧良朋,行厨劝杯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赏美景、畅饮的欢乐场景,以及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最后,“一笑各尽欢,顾景不能舍”和“归舆倚微醺,落日净原野”则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结束,诗人醉眼朦胧中仍不舍离去,满目夕阳下的原野更显宁静与美好。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山的春日风光,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时光,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收录诗词(458)

潘希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仲仁兄见寄

滁阳岁暮积离忧,尺素俄传自泰州。

咫尺不同游宦地,寻常空忆读书楼。

泮芹香动春初采,棣萼诗成夜自讴。

却羡故园溪上月,解分清影傍邗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纪梦

两年离别书仍断,三处相思梦忽通。

旅食不知滁泰远,追欢如在浙江东。

秋来祗负茱萸插,岁晚还期鸿雁同。

自小翱翔予最后,而今四十欲成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携张嘉运游醉翁亭

雨里登山亦自奇,古亭岑寂话深卮。

廿年离合谁能料,一饷阴晴未可期。

鸟唤白云高木落,僧归青壁暮钟迟。

酒阑漫复联镳去,明日秋风两地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孙主政庄登高

佳节惊心值异乡,登临聊复过山庄。

茱萸共卜明年健,菊蕊犹悭此日香。

野外行厨溪蔌嫩,云端作戏舞衣凉。

樊笼潦倒图南意,抚掌西风醉欲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