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嫌在城中住,全家入翠微。
开松通月过,接竹引泉归。
虑淡头无白,诗清貌不肥。
必无车马至,犹掩向岩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嫌在城中住”直接表达了对喧嚣都市的嫌弃,而“全家入翠微”则展现了全家搬迁到青翠山林的决定,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接下来的两句“开松通月过,接竹引泉归”,通过描绘夜晚月光穿过松林,以及引泉水回家的生活细节,展现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
诗人以“虑淡头无白,诗清貌不肥”来赞美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心境平和,诗才清新,没有世俗的忧虑和繁华的外貌,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和精神的富足。最后两句“必无车马至,犹掩向岩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坚守,表示即使没有世俗的打扰,他也会安心地关闭山门,享受这份孤独与宁静。
总的来说,赵师秀的《刘隐君山居》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价值观。
不详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落日栏干与雁平,往来疑有旧英灵。
潮生海口微茫白,麦秀淮南迤逦青。
远贾泊舟趋地利,老僧指瓮说州形。
残风忽送吹营角,声引边愁不可听。
行尽沿溪路,天寒岁又除。
欲消冰似雪,初长麦如蔬。
于世无成事,何时有定居。
等缘贫所役,为仕愧为渔。
寂寞古仙宫,松林常有风。
鹤毛兼叶下,井气与云同。
背日苔砖紫,多年粉壁红。
相传陶县令,曾住此山中。
舟轻风色好,波面去迢迢。
取尔诗重读,令吾病欲销。
江禽停晚树,涧水入秋潮。
已觉怀人极,分携始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