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羸骖筋力少,知是主家贫。
称作闲人骑,宜将病客身。
寻诗同伫兴,步月亦怜春。
瘦骨高如许,无劳鞭策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瘦骡载着诗人,与之共赏春色的画面。通过“羸骖”、“主家贫”等词,透露出骡子因主人贫困而显得瘦弱的状态,但诗人却能从中发现一种独特的美,将其视为“闲人”的伴侣,适合陪伴“病客”,一同寻觅诗情画意,漫步于月下。诗中“瘦骨高如许”一句,不仅形容了骡子的瘦削,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高洁。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瘦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向往。
不详
陌上逢驿使,深心托毫素。
欲寄千里书,故人在何处?
前年滞河曲,去岁守京路。
昨闻还济阳,全家城南住。
今来无信音,踪迹杳烟雾。
县西门外宅,东野近移居。
有客寻荒径,无钱补草庐。
谷风秋树远,城月夜钟疏。
时见携童子,开窗教读书。
才华信不贵,崇尚在六经。
愚生三代下,常怀大道明。
汤公及李公,奕奕光彤廷。
陈公继其后,亦复相媲并。
贤者在高位,草野皆为荣。
尔去识真儒,黾勉非私营。
德容良可钦,金紫慎勿惊。
尔怀有诗书,尔身有修名。
常恐自掩没,不游君子庭。
携手岁云暮,高树起秋声。
升车始逶迟,晓风千里征。
上以溯先德,下以砥高行。
暝鸟栖初定,遥砧响欲阑。
此时还不语,孤兴正无端。
牛女夜犹灿,风霜秋已寒。
城西岭下路,幼弟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