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杂诗(其二)

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

下马读残碑,道旁小歇息。

乡人荷担来,累累此何物。

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

为言荒村中,狼藉无人恤。

官局论斤买,易米计亦得。

败骼搀牛羊,真伪孰能别。

山南净慈旁,山北栖霞侧。

荒冢何纷纭,千魂共一穴。

岂无忠与贞,岂无豪与杰。

身后谁得丧,都付一丘貉。

俯首念妻孥,泪下衣襟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行所见的荒凉景象和人间惨状。首句“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展现了山中的寂静与危险,暗示了人烟稀少和环境恶劣。诗人下马阅读残破的碑文,体现了对历史遗迹的好奇与沉思。

接下来,诗人遇见了肩挑重物的乡人,担子里骇人的内容揭示了村庄的贫困和死亡的普遍存在。“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令人触目惊心,揭示了战乱或饥荒带来的死亡和无人收殓的悲惨情景。乡人讲述的荒村现状,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难和人们对生存的无奈。

官府以低价收购尸体,用于换取粮食,反映出社会的冷漠无情。“败骼搀牛羊,真伪孰能别”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道德的沦丧。诗人将目光投向周围的墓地,“山南净慈旁,山北栖霞侧”,感叹生者与死者混杂,众多亡魂共居一穴,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凄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忠诚、英勇者的怀念,以及对身后事的忧虑,“身后谁得丧,都付一丘貉”。他低头想起妻儿,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打湿衣襟,流露出深深的哀痛和对家人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清代农村的苦难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世态炎凉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3)

高望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湖堤晚眺

疏柳蝉声急,秋风几度过。

此时残暑退,何处晚凉多。

流水碧如泻,夕阳红渐趖。

吴娃荡舟出,采采听菱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今日何日行

今日何日江水长,波平溟渤山苍苍。

黄云酿雨天欲霜,月躔箕毕星垂芒。

青枫叶赤彫猗桑,群欣魄兔忘商羊。

美人珠箔调青商,一弹两鼓仙灵翔。

低集鹓鸾高凤凰,斗宫之侧薇垣傍。

萝披荔拂骄虎伥,磨牙拇血思截舫。

日测银汉排津梁,星君笑视狎且狂。

疑通土伯幽都望,丛菅湿食如餦餭。

颂则降福违不祥,横横太白精凝光。

作彗西指纷旗枪,倒行不顾经躔伤。

群仙嬉游旌麾飏,俯首杂沓逐队行。

句陈奎壁圜徜徉,晖台黯黯豸化装。

湔涤尘末倾杓浆,美人内顾依象床。

白雪失和空云襄,朱弦胶柱殊笙簧。

安得奔月亲天香,群真谐乐嘉清扬,履舄戋戋视八荒。

形式: 古风

秋色

秋色碧无际,离离禾黍香。

马疲泥路滑,蝉咽晚风凉。

云缺吐明月,山高拱夕阳。

豆棚与瓜蔓,点缀作村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日郊行(其一)

红棉碧嶂挂斜晖,陌上谁歌缓缓归。

二月杨花飞似雪,东风吹上酒人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