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代诗人韩玉在临终前所作,名为《临终二诗》之二。韩玉以“天下无双士”自许,表达了自己作为杰出人物的自豪与自信。诗中“军中有一韩”,既是对自身军事才能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当时复杂世道的无奈与感慨。
“才名两相累,世道一何艰。”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才人往往难以避免因才华而遭逢的困境,以及世道的艰难险恶。接着,“旅次穷冬暮,囚孤永夜寒。”描绘了诗人身处逆境、孤独无助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悲苦心境。
“身亡家亦破,巢覆卵宁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命运与家庭的破碎、事业的失败比作鸟巢被毁、鸟蛋无法保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事业双重损失的深切哀痛。
“矍铄鞍仍在,惊呼铗屡弹。”这两句通过描述鞍马犹存、剑声不断,暗示了诗人即使身陷绝境,仍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渴望着能够有所作为,改变命运。
最后,“丈夫忠义耳,无惜感歌还。”诗人以“丈夫”自称,强调自己的忠诚与正义,表示即便面对生命的终结,也不后悔曾经的歌吟与表达,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悲剧命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