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畔有人唱歌的情景,通过对声音断续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词藻的深刻理解。"前声断咽后声迟"形象地表达了竹枝曲中音符的起伏变化,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
诗中的"怪来调苦缘词苦"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音乐和词藻创作之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里所谓的"苦",既可以理解为音调的复杂与深沉,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在艺术追求上的不懈努力。
最后一句"多是通州司马诗"则点明了这首竹枝曲的作者多为当时通州地区的司马,这里司马很可能是指代某种社会地位或文学团体。这样的提及,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地域色彩,也映射出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与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竹枝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深入浅出的理解,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文学与音乐艺术的繁荣景象。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