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呈同行诸公

我船千斛初甚迟,上滩下滩风薄之。

百夫撑挽才得过,水浅舟大行无期。

同来宾客笑钝滞,一叶自买如凫鹥。

瞥波急桨乱藻荇,瞬息不见飙车驰。

忽然昨夜雷雨作,黑云颓山风卷壑。

龙门春涨鱼鳖乱,牛渚宵明鬼神恶。

篷翻缆断泊不得,客只一身无处著。

长年绝叫客惊起,一浪先掀半船水。

囊衣漂尽到巾屡,一夜奔忙沙石里。

我时甘寝殊不觉,但怪飕飕风到耳。

起来呼酒自劳苦,水满凉生差可喜。

乡来笑者今却悲,人生淹速那能知。

明朝转柁我船快,唤客同船莫嫌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乘船旅行中遭遇大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不可预测性,以及人面对自然时的无奈与坚韧。

首句“我船千斛初甚迟”,以“千斛”形容船只之大,暗示旅程的开始阶段相对缓慢。接着,“上滩下滩风薄之”描述了船只在水流湍急的河段艰难前行的情景,风力的阻挠使得航行变得困难重重。

“百夫撑挽才得过,水浅舟大行无期”进一步强调了船只在狭窄水域中航行的艰难,即使多人合力也无法轻易通过。这种情境下,船只的大小反而成了前进的障碍,暗示了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限制。

“同来宾客笑钝滞,一叶自买如凫鹥”则通过对比,将大船的笨重与小舟的轻盈进行对比,突出了不同船只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不同表现。小舟如同凫鹥般灵活,能够迅速应对变化,而大船则显得迟钝笨拙。

接下来的“瞥波急桨乱藻荇,瞬息不见飙车驰”描绘了暴雨来临前水面的变化,急促的划桨声和飞驰的船只形象,营造出紧张而动态的氛围。

“忽然昨夜雷雨作,黑云颓山风卷壑”则直接点明了大雨的突然降临,黑云压顶,狂风席卷山谷,形象地展示了暴雨的猛烈与破坏力。

“篷翻缆断泊不得,客只一身无处著”描述了大雨导致船只无法停泊,旅客们无处躲避的情景,凸显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性。

“长年绝叫客惊起,一浪先掀半船水”通过长年的惊叫和浪花掀起的情节,进一步强化了暴雨带来的恐惧与混乱。

“囊衣漂尽到巾屡,一夜奔忙沙石里”则描绘了暴雨中衣物被雨水打湿直至仅剩头巾的狼狈情景,体现了人在极端天气下的无助与挣扎。

“我时甘寝殊不觉,但怪飕飕风到耳”描述了诗人自己在暴雨中安然入睡,只感受到风声的情景,反衬出他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激烈对比。

“起来呼酒自劳苦,水满凉生差可喜”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通过饮酒自慰,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暗示了对暴雨后景象的期待。

最后,“乡来笑者今却悲,人生淹速那能知”总结了人生无常,无论是曾经的欢笑还是现在的悲伤,都难以预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感慨。

“明朝转柁我船快,唤客同船莫嫌隘”则预示着第二天天气好转,船只将快速前行,邀请客人一同乘坐,体现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分享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暴雨来临前后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人物在极端环境下的反应,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坚韧与智慧,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吴城阻风

吴城山头三日风,白浪如屋云埋空。

北来大舸气势雄,车帆打鼓声韸韸。

我船政尔不得去,局促沙岸如凫翁。

长年三老屡弹指,六月何曾北风起。

由来官侬多龃龉,世不汝谐神亦尔。

我愧此言呼使前,顺风逆风皆偶然。

皇天广大岂有意,想汝嗔喜庸非偏。

瓶中有粟囊有钱,与汝饱饭姑留连。

形式: 古风

金沙堆

玻璃盆中金作堆,药房桂栋中天开。

洞庭无底蛟蜃恶,君不唤我那能来。

旁船守风四十日,我行昨夜到磊石。

山头望君乞杯珓,僮仆欢呼得头掷。

二更南风转旗脚,打鼓开船晓星落。

秋光净洗八百里,亭午投君庙前泊。

斩牲酾酒报君德,君今清都岂其食。

聊须醉饱撑船侬,明日依旧行南风。

形式: 古风

鉴湖纳凉

鉴湖周围三百里,极目平波清到底。

荷花岁久生满湖,人来采莲唱歌起。

贺家千顷水云乡,六月荷花风最凉。

短楫轻舟来断续,山横晓月正苍苍。

形式: 古风

和沈教授子寿赋雪三首(其一)

北风吹来燕山雪,十万王师方浴铁。

风缠熊虎灵旗静,冻合蛟龙宝刀折。

何人夜缚吴元济,我欲从之九原隔。

东南固自王气胜,西北那忧阵云结。

岂无祖逖去誓江,已有辛毗来仗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