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便有倚天剑,决云殊细微。
清光自无蔽,绝境转知稀。
露重蝉时落,风高雁已飞。
嫦娥苦幽独,会载客槎归。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对月的期待与未见之感。首句“便有倚天剑,决云殊细微”以剑喻月,暗示月光如剑般锐利,穿透云层,展现出月的明亮与独特。接着“清光自无蔽,绝境转知稀”进一步强调月光的纯净与稀有,即使在最偏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露重蝉时落,风高雁已飞”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侧面烘托出月夜的宁静与深邃,蝉因露重而落地,雁因风高而飞翔,这些细节都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最后,“嫦娥苦幽独,会载客槎归”借用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月的向往与孤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团圆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不详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星稀如有避,云卷不辞劳。
露已深秋白,天应为月高。
幽怀向谁尽,诗兴更何逃。
勿负盈樽酒,须营千兔毫。
南浦三篙水,归人五日粮。
寒沙晨起雁,古树夜经霜。
久客复去国,有情知望乡。
鬓毛浑欲变,鸣笛不须长。
近关蘧舍卫,接淅孔违齐。
今日思狂简,儒生自滑稽。
归欤那愠见,去矣约轻赍。
颍水清如镜,风波定弗迷。
礼贤齐相国,爱客郑尚书。
徐孺曾悬榻,冯公预食鱼。
甘棠勿剪伐,客馆遂邱墟。
长铗还相语,冥鸿幸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