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圭首座二颂(其一)

祇论亲切不论时,回笑诸方陷虎机。

一句未容开口对,片帆先逐便风归。

头头有路堪行履,物物无差莫弃违。

不见黄梅足奇士,卢公却得祖师衣。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创作的《和圭首座二颂(其一)》中的一首,通过“祇论亲切不论时”开篇,诗人表达了对于佛法修行的独到见解,强调了直觉与内心的契合,而非拘泥于形式或时间的限制。接下来,“回笑诸方陷虎机”一句,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了当时佛教界中某些过于复杂、繁琐的修行方法,比喻为落入陷阱,暗示了一种回归简单、直接的修行之道。

“一句未容开口对,片帆先逐便风归”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修行的精髓在于心领神会,无需过多言语,就像一片小船在顺风中自然前行,无需人为操控。这形象地说明了真正的修行者能够自然而然地达到目标,无需外力推动。

“头头有路堪行履,物物无差莫弃违”这两句则强调了佛法修行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无论何种情况,都有适合的修行路径,不应轻易放弃任何事物,体现了佛法的普适性和实践性。

最后,“不见黄梅足奇士,卢公却得祖师衣”以历史上的禅宗大师黄梅和卢公为例,指出真正的修行者并不需要依赖外在的权威或传统,而是能够独立领悟并传承佛法的真谛。这里暗含了对当时某些过分依赖传统权威的批评,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直觉和悟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修行的本质,强调了直觉、简单、广泛以及个人悟性的价值,是对当时佛教界的一种反思和引导。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圭首座二颂(其二)

愧尔相求识岁寒,不嫌危磴路千盘。

归堂一剳曾亲访,闭户深山肯自瞒。

月下篇章应独和,壶中天地共谁看。

临机大用全收放,何必区区握雪团。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送郭大夫知钜野

东归半载渔樵乐,北去三年父母来。

金马玉堂弹指入,宝楼香阁一时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陈子美息阴堂

湛湛寒溪叠叠山,息阴投老得身闲。

武陵花好春常在,渔棹歌清事不关。

眼底儿孙从富贵,樽前鬓发任斓斑。

天机日有真消息,频许禅僧共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孙钦之养素轩

善养不教声色乱,素丝无染是天真。

有时来此轩中坐,作个忘机混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