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了演的作品,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对某些人的批评和讽刺。首句“谁庵不会说禅”暗示有些人自以为懂得禅理,但实际上并未真正领悟。接下来的“一向外边之绕”则指出这些人言行不一,只在外表上装模作样。
“鸣鼓集众升堂,岂容乱开臭口”描绘了召集大众的场景,批评那些在公众场合随意发表不当言论的人,认为他们没有资格指导他人。诗人接着说“而今无计可为”,表达对这种现象的无奈,只能自我解嘲地表示无能为力。
“谩把屎肠抖擞”运用比喻,讽刺那些人空谈理论而不实际行动,就像抖动满是污秽的肠子一样令人厌恶。最后一句“瞎驴趁队过新罗,惊起南辰藏北斗”形象生动,将那些盲目跟风者比作瞎眼的驴子,它们随大流过境,却无意中扰乱了原本宁静的秩序,暗指他们的行为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犀利,寓言深刻,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揭示了对虚伪言行和盲目跟风者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