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见春来,又送春归去。
芳草多情不放归,绿断来时路。
展得一春期,便拟春长住。
不是声声布谷催,险怪鹃啼误。
这首《卜算子·闰三月饯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流转与别离之感。开篇“何处见春来,又送春归去”,以疑问和感叹的形式,表达了对春之来去无常的感慨。接着“芳草多情不放归,绿断来时路”两句,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芳草似乎不舍春的离去,使得道路因绿意而显得断续,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展得一春期,便拟春长住”,表达了人们希望留住春天的美好愿望,但紧接着“不是声声布谷催,险怪鹃啼误”两句,通过布谷鸟和杜鹃鸟的啼叫,暗示了春天终将逝去的现实,增添了一丝无奈和惋惜之情。整首词在描绘春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永恒的感慨。
不详
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春至带愁来,春去愁难去。
愁过一春期,莫觅春归处。
风暖系行舟,强欲留春住。
合与载将愁,篷背三更雨。
春影暗帘栊,铁马敲檐逗远钟。
隔著茜纱窗子望,朦胧,月照山茶分外红。
曾记倚栏东,如雪花光照玉容。
怎地封姨来没信,匆匆,瘦尽梨花一夜风。
绪风丝雨,苦促征帆去。
一带晚烟萦野树,重被湿云留住。
洲边竹屋参差,停船小步些时。
三两渔舟泊处,滩前立个鸬鹚。
波寒似冰,灯残似萤。江村野柝无凭,是三更四更。
推衾梦醒,敲篷雨零。潇潇滴到天明,更风声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