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一)皇甫嵩

几多孟德总欺孤,底事山头独望夫。

不听阎忠听梁衍,未应魏阙便当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有多少像孟德这样的人总是欺负我,为什么他在山顶独自眺望远方呢?
他不听阎忠的建议,却选择听取梁衍的意见,这样做难道就该立即走上显赫的位置吗?

注释

孟德:指曹操,这里可能象征着强大的对手或挑战者。
孤:诗人自指,表达孤独或被孤立的感觉。
底事:何故,为何。
山头独望夫:比喻孤独地等待或期待某人。
阎忠: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也可能指有忠告的人。
梁衍:又一个可能影响主人公决策的人物。
魏阙:古代宫殿前的高台,代指朝廷或高位。
当涂:当权,处于重要位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其一,以皇甫嵩的事迹为题材,通过咏史的方式对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诗中提到“几多孟德总欺孤”,这里的“孟德”暗指曹操,表达了对皇甫嵩在乱世中被多方欺压的同情。接着,“底事山头独望夫”一句,将皇甫嵩比作在山头孤独守望的女子,暗示他可能在困境中期待援助或变革。

“不听阎忠听梁衍”一句,阎忠和梁衍都是当时的人物,阎忠可能是忠直之士,而梁衍则可能代表了奸佞之人。诗人批评皇甫嵩没有听取忠言,选择了与梁衍这样的人物合作,这可能是导致他处境不佳的原因之一。

最后,“未应魏阙便当涂”中的“魏阙”象征朝廷,而“当涂”意为显赫的位置。诗人认为皇甫嵩本应在朝廷中占据要职,却未能如愿,这反映了他对皇甫嵩命运的惋惜和对时局的讽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手法,既揭示了皇甫嵩的悲剧性遭遇,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选择和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祢衡

铜雀罗纨涴汗青,芳洲鼓史骨如生。

羯奴礌落若日月,大雅那堪祢正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史.荀息

三怨盈朝积不舒,奚齐卓子釜中鱼。

区区荀叔若乳妪,智略无称信有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咏史.赵充国

五万消磨作四千,羌人杀尽汉人全。

并生虽愧征苗旅,比似嫖姚却大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咏史(其二)项羽

试手襄城意未怡,赤城稍觉味如饴。

必亡定死终无救,断自朱殷海岱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