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其三)

莺声恰恰娇,草色纤纤嫩。

诗鬓已惊霜,镜叶慵拈杏。

因何积恨山,著底攻愁阵。

春事到荼蘼,还是无音信。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翻译

黄莺鸣叫声音娇媚,草色细柔如丝般嫩绿。
岁月匆匆,两鬓已现白霜,连照镜子都懒于摘取杏花的意象。
为何心中满是愁绪,如同山峦堆积,不知如何排解。
春天到了花朵最繁盛的时期——酴醾,却依然没有期待中的消息。

注释

莺声:黄莺的叫声。
恰恰: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娇:娇媚,形容声音甜美。
草色:青草的颜色。
纤纤:形容细长而柔弱。
嫩:娇嫩。
诗鬓:写诗时的鬓发,暗指年龄。
惊霜:比喻白发。
镜叶:镜子中的叶片,借指镜子。
慵拈:懒得去摘取。
积恨:深重的愁恨。
山:比喻愁绪堆积如山。
著底:究竟,到底。
攻愁阵:排解愁绪的策略。
春事:春天的景色或事物。
荼蘼:一种春季开花的植物,花开到尽头。
无音信:没有消息,指等待的人没有音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独自沉浸于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中。莺鸟的叫声如此娇柔,草色亦呈现出细腻而嫩绿的颜色,诗中的“诗鬓已惊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而“镜叶慵拈杏”则展现了女子在梳妆时的心不在焉,她对着镜子,却无心去理会头发,连手中的梳子也显得懒散。

"因何积恨山,著底攻愁阵"一句表达了她的思念之深,如同山一般高,情感的重压如同攻城的军队一般强烈。然而在这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她却“还是无音信”,没有任何关于那位远方人的消息,这种隔绝更增添了她的愁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对远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小令。

收录诗词(68)

王千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寿黄仲符

人物又无双,馀事锦机闲织。

□就两都新赋,笑一生联缉。

来年秋色起鹏程,一举上晴碧。

须洗玉荷为寿,助穿杨飞的。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其二)

明日发骊驹,共起为传杯绿。

十岁女儿娇小,倚琵琶翻曲。

绝怜啄木欲飞时,弦响颤鸣玉。

虽是未知离恨,亦晴峰微蹙。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其一)和李清宇

六幕冻云凝,谁剪玉花为雪。

寒入竹窗茅舍,听琴弦声绝。

从他拂面去寻梅,香吐是时节。

归晚楚天不夜,抹墙腰横日。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西江月(其二)

老去频惊节物,乱来依旧江山。清明雨过杏花寒。

红紫芳菲何限。春病无人消遣,芳心有酒摧残。

此情拍手问阑干。为甚多愁我惯。

形式: 词牌: 西江月